因為曹丕已經出局,那麼曹植原本就是希望最大的了,但曹植的文才太好了,相比起來,武略就差的太遠。而且曹植從小到大也沒怎麼上過戰場,溫室裡的花朵不知能否歷經風雨而茁壯成長?
但曹植目前還沒什麼大錯,曹操也就暫時先看著。
然後是曹彰,曹操不久前問過曹彰的理想。曹彰就說什麼大丈夫當橫刀立馬,在戰場上廝殺,馬革裹屍巴拉巴拉的。曹操笑了笑,自動把曹彰排除掉了。
曹彰是將軍,不是人主。
而最後就是小兒子曹沖了。如今曹沖也二十歲了,是個大小夥子了,而且過去幾年展現出了足夠的文韜武略,甚至跟隨夏侯淵參與了收複益州的戰役,在這個過程中,曹沖也是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謀略,讓夏侯淵大為贊賞,回到鄴城之後,對曹沖也是贊不絕口,認為曹操有了曹沖,就不用擔心後繼無人了。
這番話作為臣子來說是很不恰當的,但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就是夏侯家過繼給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曹家和夏侯家是一家人,曹操和夏侯淵也算是堂兄弟,自家親戚說的話,也就無所謂恰不恰當了。
不錯曹沖在軍中的確表現的相當出色,而在兩年前,曹操也開始讓曹沖幫著處理一些政務,這兩年,曹沖對政務處理的非常好,進步也非常大,讓曹操十分滿意。
最重要的,左小右曾說過,如果要進取之君,則‘非沖弟不可’。
曹沖身上又一股年輕人的沖勁兒,正應了他的名字——沖!
而且曹沖和左小右的關系非常好,在曹操的幾個孩子裡面,曹沖是和左小右關系最好的,而且左小右似乎也很喜歡曹沖,經常對曹沖加以指點,甚至經常留曹沖過夜,這是曹丕、曹植等人所沒有的待遇。
左小右是曠世奇才,又沒有子嗣,簡直就是理想的託孤人選,而託孤之後,左小右更願意輔佐誰呢?似乎不言而喻。
但曹沖有一個最大的劣勢,不是嫡子。
其實曹丕、曹植什麼的也不是嫡子,因為他們的母親卞夫人,一開始也不是正室夫人,正室夫人其實是丁夫人,不過因為曹操在討伐張繡的時候,因為啪啪啪了張繡的嬸嬸鄒夫人,氣的張繡當場反叛,然後在這場有名的歷史事件中,典韋死了,而最重要的,曹昂死了。
曹昂是誰,是曹操的長子,不過因為曹昂的母親劉氏早亡,而正妻丁夫人又沒有子嗣,於是曹操就把曹昂交給丁夫人撫養。對沒有孩子的丁夫人來說,自是把曹昂疼愛的不行,視若幾出。但是自己視若幾出的孩子,就因為曹操貪慕美色,害的自己的兒子曹昂慘死。丁夫人悲憤欲絕,數次與曹操爭吵,最後吵的曹操煩躁不已,就把她打發回了孃家。
後來曹操後悔了,就想把丁夫人帶回來,但丁夫人卻穿著樸素,在屋子裡織著布,對曹操不理不睬,曹操甚至連續兩次跟她說:“寶貝,別生氣了,跟我回去,好嗎?”
但得到的都是丁夫人的沉默。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和丁夫人離婚。
歷史上,曹操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他說出了內心深處一直藏著的情感:“想我一生之中,最放不下的人就是丁夫人,我對她自始至終都沒有負心,只不過我做錯了事,讓一切都無法挽回,以致夫人與我決裂。如果人死之後,真的有靈魂,有另一個世界,如果我遇到子修曹昂,字子修),他質問我:‘我的母親在何處?’我該如何作答?”
後來曹丕當了皇帝,也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子修還活著,根本輪不到他當皇帝。
歷史當然沒有如果,這個世界的曹昂也死了,丁夫人也和曹操離婚了,所以卞夫人成了曹操新的正室夫人,於是曹丕、曹植、曹彰這幾個人成了嫡子,而曹丕更是嫡長子。
即便曹丕和曹彰已經被曹操淘汰出局,但還有曹植這個嫡子在。而且曹植的才華也不是蓋的,只是為人風流放蕩了點,這點倒是有點像年輕時的曹操,所以曹操對曹植還是非常喜愛的,但是和曹沖比起來,曹植總是差那麼點意思。
但嫡子就是嫡子,在古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選擇繼承人都是從正室夫人的長子當中選出。
正室的兒子是嫡子;
側室的兒子是庶子。
一般情況下,首先要立的事嫡子。除非正室沒有兒子,那麼就要立長子。也就是年齡最大的那個兒子。當然這是一般情況,很多情況下,繼承人還是要由家主自己抉擇,家主認為誰適合當繼承人,他就有權力讓誰繼承自己的爵位和大部分家産。
曹操現在就在為難,究竟是選擇其實還不錯,只是不如小兒子的嫡子曹植?還是選擇各方面更優秀,更有能力,卻是庶子的曹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