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李世言就大學畢業了,聽著上面老師的講話,真的是感覺恍如隔世,彷彿昨天還在老舊的知青屋裡,今天就已經在都市繁華中,改變不可謂不大,上輩子的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重新獲得一次生命吧,只能說生活太多的驚喜,我們能做的只有淡然處之,理智對待。
畢業了就面臨著工作的問題,他們這個專業大部分還是會選擇進國家單位,報社之類的也是好的選擇。當然了,工作這個問題還是和自身有關系的,如果自身實力硬,那到哪裡都是吃香的,國家現在正缺人才,中文系雖然不是什麼工科專業,但是至少文化有了,有些單位還就需要這樣的。
李世言的工作方向早就確定好了,留校任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挺難的,她就一個本科生,學歷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好在專業成績很好,再加上已經初露頭角。這幾年大學期間,她一直在創作,有滿意的,也有不滿意的,取得的成績還算是不錯,比不上那些老一輩的文學大師,但在年輕一輩中算是非常不錯了。又是本校的學生,好多老師都是認識的,平時又都有接觸。
最後還是順利留校了,先從講師開始,已經是很高的起點了。李世言非常滿意,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能一下子吃成一個大胖子,在這條路上,她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學的東西也還有很多,現在的成就只是小打小鬧,如果滿足於這些,她也就不能進步了,人總是要有志向的。
知道李世言成功留校,把張母高興壞了,這下子家裡不是有大學生了,而是大學老師了,一個大學生就已經是夠讓人震驚的了,大學老師更是如此,以後說出去也是文化人了。不怪張母如此興奮,現在的大學生本來就少,只要考上大學了,基本上意味著一個好的未來了,更別說大學老師了。
要知道,李世言就讀的學校不是一般的學校,在全國也是能排上名號的,這次也是李世言運氣好,不能還不一定能輪的上她,畢竟地位不一般啊。能夠留在學校,對於李世言來說,真的是很好了。
她自己知道,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但是她身上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不太喜歡經營人際關系,如果還是小姑娘,那當然沒問題,問題是她已經長大了,當媽了。張母之前也想過這個問題,畢竟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後來想著李世言只是不太喜歡,但是人也不傻,最多隻是交際少一點。
這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家裡也不要求她有多大的成就,而且就她正在做的事情,就不需要怎麼與人打交道。張母也就沒管了,她知道就是想教也不教了,人家好歹是大學生了,也不是小孩子了,哪能這麼容易就改變了,而且還是兒媳婦,就是閨女,都這麼大了,也不好管了。
兒媳婦寫書也能掙錢,張母就不想那麼多了,只要人好就行了,這已經是不錯了,她看李世言也還好,至少以前在家裡的時候,親戚之間往來,做的還不錯,特別是和張大伯一家相處。
留校任教之後,張母就更不會說什麼了,她是家裡的大功臣,生了兩個孩子,都是聰明的,雖然不怎麼會幹活,但是也能掙錢呢,還輕松的。本來每個月就有收入了,當老師之後,還能多一筆。
“言言,我去買點菜,今晚上咱們好好吃一頓,慶祝一下。”張母說著就把手裡的東西放下來,準備去買菜了,家裡離菜市場近就是有這個好處,隨時隨地,只要想去了就可以去,只是能夠挑到的菜不是一定了,但是勝在近啊,買菜就跟遛彎似的。
李世言倒是覺得沒有那個必要,“媽,不用了吧,只是先上著班,不一定呢。”
“那不是就是了,現在只要進去了,除非有什麼大錯,哪裡有把人退回來的,聽媽的,慶祝一下,也是家裡的大喜事了,要不是你大伯一家隔得遠,我還想叫來一起吃飯呢。”張母說完也不管李世言的反應,自顧自走了,她要好好合計一下,買點什麼菜,飯團今上午還說想吃排骨,但是這會兒應該沒有了,只能看看有沒有別的了。
留下李世言一個人,無奈的笑了笑,也只能隨張母去了,她反正是做不了張母的主的。張母說的其實也沒錯,這時候基本上沒有不要人的說法,所以才說是鐵飯碗。但是教育行業還是要有真本事才行,不然的話,就算是進去了,也能就給你安排一個清閑的工作。
她也不是去清閑的,相對來說,清閑的工作養老還可以,對於她這種年輕人來說,真的不是一個好職位,本來就是去實現自己價值的,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也喜歡。要是上不了講臺,那還算什麼老師,就是待遇上,也能差上不少。
說起張大伯,李世言想起也好久沒有回過張家屯了,那個小山村,在她的記憶力,也有一些遙遠了,但是她人生最開始的溫暖就是在那裡,所以一直不能忘記。她想,張父張母也是想的吧,生活了那麼多年,比起她這個只生活幾年的,感情只能是有多無少。
張新陽所在的部隊一直在這裡,所以她也要在這裡,帶著兩個孩子,為了更好的教育,為了孩子能夠有美滿的家庭,幸福的成長,她選擇了這裡。張父張母因為他們來到了這裡,離開了生活多年的地方,雖然現在生活的好,但是也是會有想念的時候吧。
李世言拋開這些念頭,不想了,她要往前走,而不是一直停在原地。
張母滿載而歸,使勁渾身解數,就是為了給剛剛解決工作問題的兒媳婦慶祝一下。飯團和山竹兩個吃得是滿手都是,看得李世言都有點嫌棄了,雖然才幾歲,但是她還是覺得應該嚴格要求了,至少吃飯的禮儀要好,不能像現在這樣。
不過,她看了看張母的神色,把到嘴邊的話嚥了下去,張母一點也不嫌棄倆孩子的吃相,反而覺得這是對她的肯定,說明奶奶做飯好吃啊。李世言也不好說什麼了,明面上不說私底下說一說還是可以的,自從飯團上了幼兒園之後,認識了很多差不多大的小朋友,那是一天比一天皮了。
在她這個當媽的面前還好,要是她不在,準是能翻天,張父以前教導張新陽的時候,那是一個嚴厲,到了飯團這裡,就一點威力都沒有了。老人家也太疼孫子了,她也知道飯團是個好孩子,只是頑皮了一點,她這個當媽的難道還能害他嗎?每次飯團闖禍了,自己想要教育教育,張父張母就出來護犢子了,就連家裡的小公主對著這個哥哥也是崇拜的多。
到最後,李世言也就只能算了,也就是因為知道飯團只是對其他事情感興趣,好多時候並不是為了做壞事,她還能怎麼樣,家裡兩個老的都寵著,她就算是親媽也不能什麼。
好在飯團從小嘴就甜,在李世言那裡更是如此,估摸著她不生氣了,就來撒嬌賣萌了。看得李世言都只能揭過了。
張父喝完茶回來也知道了這件事,和張母一樣,他也很高興,家裡出了一位大學老師,他這個老頭子也是覺得臉上有光,不要說什麼兒媳婦不是張家人之類的,在他心裡,只要是嫁進來的,就是家裡人了,而且兒媳婦還生大孫子和孫女,無論哪一個他都喜歡。
一高興,就喝了一點小酒,吃完飯還拉著張母不想下桌子呢。張母被拽的有點煩了,只想快點把這醉鬼拉到屋裡去,喝醉了就好好在屋裡睡覺,在外面耍酒瘋是怎麼一回事。
李世言幫著張母把張父扶進去了,這才開始收拾碗筷,她生了山竹,做過了月子之後,家裡的大部分家務都接過來了,她是兒媳婦,本來就是她該做的。其實要做的也不多。
平時掃地都不用她,張父來了這邊之後,每天就不需要幹活了,但是還是喜歡做點事情,每天掃地就成了他必做的了,不讓他做還不高興,說自己不是來享受的,是來幫忙的。
既然這樣,也就由著他了,好在院子雖然不小,但是需要打掃的不多,也沒多少工作量。李世言每天就做做飯洗洗碗,有時候打掃一下衛生,洗衣服的時間都少,自從家裡有了洗衣間,不知道節約了多少時間,冬天手也不會生凍瘡了。
知道李世言每天還要上學,張母也會幫著做一點,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她又不是專門要兒媳婦來照顧的,一家人,什麼都幫著做一點。算起來,李世言需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多,但是加上還要讀書,有時間還要完善自己的作品,空閑的時間也沒多少,好在家裡的兩個孩子張母照顧的時間比較多,因為住在一起,每天都能見到,也不會生疏,這也讓她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