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一來一去之間,距離高考已經很久了。
陸陸續續的都有訊息傳來,哪個考上了,大家都一清二楚。李世言要參加高考,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都以為要在家裡帶孩子了,哪成想又會跑去上學。
雖說考了試,但是通知書還沒有下來,也不知道考上沒有,都比較關心這個。村裡的知青基本上都去參加了考試,但是到現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人寥寥無幾。都在想是不是參加考試的人太多了,但是大學要的人少。
不管怎樣,這個冬天是一個不平靜的冬天。
李世言也是等的心焦,就算再有把握,現在心裡也是沒底了。學的好的人世界上千千萬萬,她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特別聰明,不是有天賦的人。原本的胸有成竹只是因為時間和原本受的教育的原因。
沒有訊息不一定是好訊息,聽說好多大學的錄取名額已經出來了,原則上,通知書應該已經到了或者在路上。李世言報的大學都是那種比較好的大學,應該不會在後面,離這裡也不遠,都是隔壁省的,和其他的外省比起來,是很近的了。
當時填志願的時候就在想,要不要離家裡近一些,張家在省,李家在f省,而張新陽在b省,都是挨著一起的,都不遠,但也不是很近,比較現在交通還不是特別發達,和南北方比起來,算是非常近的了。
即使特別渴望家,但是她已經過了那個一定要家人支撐的階段了,原主的父母和兄長都很好,如果在剛剛來的時候遇見,可能不是這個樣子。但是現在,她已經有了另一半,他給了她完整的家和完整的感情。
已為人母,考慮的更多的就是孩子了,這個還小的孩子是她最大的期盼了。終於理解了母親的偉大,一個女人,有了孩子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的孩子,而不是其他。
即便沒有和張新陽的約定,她肯定還是會選擇張新陽所在的地方,因為她的孩子,如果能夠和父親生活在一起,也能有更多的歡樂,這是一個母親不能給的,必須要父親才能給的。
既然有了這些想法,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自己的內心,不管是飯團,還是她自己,都希望在張新陽身邊,和他一起去嘗試,去陪伴孩子長大,去經歷慢慢時光,到年華老去,韶光不在。
張母心裡的焦灼,不用說出來,李世言也知道,村裡人都在猜她能不能考上大學,這還是她第一次知道自己的事情這麼受關注,有點受寵若驚。
其他無論如何,總會有結果的,應該就是這幾天了,要是還沒有信件,李世言這次高考就算是失敗了,準備了那麼久,如果不成功,下次有沒有勇氣再去嘗試就是個未知數了。
張母也不催她,知道催了也沒用,反而心裡難受,她是希望兒媳婦考個好大學的,也給村裡人好好看看,免得總是就著家裡子孫的事情說,孫子那麼聰明,一個頂倆,還有松鼠呢。
她是一點也不擔心子孫的事,這都是好久之後的事了,要是覺得少,完全可以繼續生,又不是多大的事。
張母嘴上不說,心裡怎麼想,李世言是一清二楚,因為她心裡也犯嘀咕呢,就算對自己很自信,但是有時候人必須得相信一些東西,接受一些現實。
還好,掛念沒多久,準信就到了。
下午,張母還是像往常一樣去上工,活不累,就是需要一直看著,算是難得的輕松活了。張母每天只需要吃飽出門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也不用操心。張父和她一起去上工,松鼠每天就圍著飯團和蘑菇轉,玩一會兒,還會掐著時間去學習。這份毅力,在他小的時候就初見端倪了。
李世言下午睡了會午覺,起來差不多是兩點左右了,空氣好,溫度也合適,李世言就帶著飯團在院子裡玩,教他認一些常見的東西,譬如草,即使現在不知道,但總會有一點熟悉的。
媽媽這兩個字現在還是不能念出來,有時候聽著也比較接近了,把李世言高興慘了,總是想著要繼續教,說不定沒多久就可以了,到時候讓張新陽羨慕死他,誰叫他還沒有回來看兒子一眼的。
李世言剛把飯團抱出來,打算在院子裡繞圈圈,就聽見有人叫她的名字,開啟門一看,還是以前經常送信的大哥,看見李世言先笑了,“恭喜啊,我給你送通知書來了,祝賀祝賀,考上大學了,以後有出息了。”
她的注意力就停在了通知書上面了,考上了,真是太好了,李世言壓著心裡的高興,鎮定的接過通知書,“謝謝啊,真是太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