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回覆後,那比丘用左手對楊文興做了個請的手勢,楊文興神色一正,對其點了點頭後,便上前輕輕推開了方丈室的房門。
“晚輩楊文興見過方丈以及諸位大師。”楊文興進得門來後,對室內眾僧微微躬身,同時抱拳恭敬道。
此時他的身份立場著實有些尷尬,也不好用道門手勢來打招呼,又因還未受戒出家,也不能行佛門之禮。
於是也只好用凡俗禮節來應付此種場面了。
其實如果是凡俗之人在此,卻也不用為此等禮節之事為難,行合十佛禮即可。
但他此時畢竟還是玄士身份,在此行佛禮,難免不通禮數之感,定會讓人平白看輕。
此時方丈室內不單隻有老方丈一人,還有其他另外六名高僧在此。
包括方丈在內的七名僧人當中,沒有年輕之輩,且形象各異,他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面容嚴肅,或滿含笑意。
此時,華嚴寺現任方丈,智覺大師手裡正捏著念珠,背靠牆壁‘禪’字,端坐在室內正中間的蒲團之上,面容平和的看著楊文興。
而在他的左右兩側,另外六名僧人則各自分列盤坐,正好一面三人,左右對稱。
對於的此間眾僧,楊文興卻是一個都不熟悉,只是在剛來到華嚴寺的第一天時,在‘三解脫門’外見過一面。
但楊文興在這段時間內也沒有閒著,為了應對此次會面,他可是做足了功課。
別看眾僧絲毫威勢不顯,一副平常模樣,但楊文興卻是明白,此間無一庸俗之輩,皆是佛力高強之僧,哪怕境界最低的,也有六識修為,早已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
以他此時的本事,是根本無法看穿的,當然了,出於禮數,他也不敢去多看。
在方丈左手旁的第一位,著‘入眾衣’面含笑意的那位中年佛徒,乃是華嚴寺現任監院智淨大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僧在華嚴寺內地位崇高,除了閉關的祖師高僧,僅處於方丈一僧之下,統管寺內大小事務。
而在方丈右手旁的第一位,也是一位同樣著‘入眾衣’的僧人,只不過此僧乃是一副不苟言笑的嚴肅模樣,他正是華嚴寺現任戒律院首座,智空大師。
智空與智淨,還有方丈智覺,就是華嚴寺目前的三位巨頭,實際掌舵之人。
而其他四位身著‘海青常服’的老僧,乃是在寺內任大僧綱之職。
廣成、廣法雖然也是僧綱,但卻無法與大僧綱等同,不只是因為前面少了個‘大’字,還是差在了修為實力,以及輩分上。
“楊居士不必多禮,還請入座詳談。”智覺大師雖然是一寺方丈,常年身處高位,但並不給人以威嚴之感,倒是言談隨和,氣質出塵。
楊文興再次道謝一聲,並未拒謝好意,大大方方的在旁邊找了一個蒲團盤坐下來,與眾高僧呈對坐之態。
這並不是楊文興不通禮數。
他之所以順勢而為,沒有請辭,看起來好像顯得有些不知分寸。
但其實,此種行事,卻是依照的佛門規矩。
佛說,眾生平等。
如果方丈沒有出言禮讓,他則會一直立身在旁與眾僧答話。但方丈既然言明瞭,那他則要入鄉隨俗,否則就是否定佛法,卻是比來回辭讓,更加不敬。
不見,此間眾僧所盤坐的位置,除了方向上的不同,實質並無高低上下首之分。
如此,這也正是暗和佛理。
喜歡渾天仙盤請大家收藏:()渾天仙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