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叫這位法師知曉。”老漢放下手中漁網,略顯拘謹地向楊文興拱了拱手,接著又道:“繼續向西大概有五百里就是九師城。那九師城便就是此處最大的城池了。”
“九師城?老丈可否詳細與我說下。”楊文興神色頓了一頓,接著又客氣問道。
“好說,好說。那九師城乃是九師禪院建起來的,要說這九師禪院可不得了,那裡面的高僧各個法力高強,護佑一方。也正因此,我等凡夫俗子才可安然在此島度日呀......”
那老漢見楊文興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便突然開啟了話匣子,東一頭、西一尾的與楊文興攀談了起來,只不過因為其上了年紀的原因,與楊文興說著說著,就時常跑題。
不過楊文興在每逢關鍵地方,又讓其拐正了回來,如此這般,過了大概不到一刻鐘的功夫,楊文興才算從這老漁民的嘴裡,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一些資訊。
原來,這座在苦陀海外圍的大島是由九師禪院所庇護的,此島本也無名,後來因為九師禪院的存在,則被人類百姓稱為了九師島。
五百里外的那座九師城,也是依附九師禪院所建立起來的大城。時至今日,這老丈也不知道此城具體建成了多久,反正是在他爺爺的爺爺那輩,這座城好像就已經繁榮起來了。
而且在九師城內,不光是有百萬凡人,竟然還有不少妖族也生活在其中,這倒是讓楊文興不由嘖嘖稱奇。
楊文興這回算是問對了人,原來啊,這老漁民在年輕時,曾跋山涉水地去過那裡好幾次,並且還停留了不少時日,這才對那裡的一些風土人情瞭解的比較詳細。
能知道這些,楊文興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關於更多的也沒必要去問,在這種地界,一介凡俗老丈能有此閱歷就頗為不易了,楊文興就算繼續追問也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
在臨別之際,楊文興送給了這老丈一條百年參須以表感謝,畢竟這老漁民是他十多年以來第一個遇見的人族,他們之間頗有緣法。而且一條參須對於他來說實在不算是什麼。
之所以只送一條參須,也只是不想為這家人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老丈是個識貨的,一邊不僅自己對楊文興連連表示感謝,一邊還讓自己的家人過來挨個拜謝楊文興。
楊文興倒是沒有太過拒人於千里之外,對於老丈的家人一一回禮,還跟他們多客氣了兩句。
這老丈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成家,媳婦也是這裡的村民,他們兩口子還育有一雙兒女。
老丈另外的小兒子今年才剛剛十歲,看起來虎頭虎腦的。
另外,楊文興還了解到,這老漁民的老伴就在前年死於意外,被海妖拖了去。
楊文興聽到這個訊息後,心中多少有些沉痛,但卻並沒有過多表示什麼。世間苦事本就太多,他自己尚且在其中掙扎,哪裡又顧得上這天下人。
另外,楊文興還發現老丈的那個小孫子,看起來頗有靈性。
在心中想著緣法一場,於是心念一動之下,又以望氣之術看了那小娃一眼,當發現小娃並無任何特殊之處後,楊文興便輕輕搖了搖頭,又與這家人隨便聊了幾句,便就轉身離開了此處。
......
一個時辰過後,展開水紋雙翼的楊文興,在半空止住了疾馳的身型,同時面容上顯露出一副心神不寧之色。
“公子?怎麼了。”在離開漁村時,岐芸就離開了楊文興的袖口,與他一路同行,此時見楊文興會有此反常行為,不禁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