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無疆接過皇榜看了一遍,臉上說不出是什麼表情。
柳一戰給出的說辭是這樣的。
秦家一脈和五皇子謀反亂政,引左右二營將軍入長安妄圖奪取皇位,也因此害死太后及眾多皇族子弟。
柳一戰乃是入長安勤王的忠臣義士,而五皇子在得知柳家軍入城之際偷走玉璽逃跑。
這個說法本身其實是有漏洞的,因為五皇子顯然沒必要害死秦太后。
所以柳一戰又因此牽扯出了晉王案。
當初利用重審柳家一案的機會引出的晉王案如今終於派上用場,柳一戰將一切都推給皇帝和秦家,這當中自然也包括了秦太后。
因為小晉王的生父,晉王殿下當初就是養在秦太后膝下的。
秦太后深知道武宗皇帝生前最喜歡的還是病亡的前太子,所以對前太子遺孤晉王格外疼惜,就算先帝得到了太子之位也隨時有可能在晉王長大後被擠掉。
所以秦太后一直小心翼翼,表現得與世無爭,背地裡卻攛掇晉王效仿其父為大楚立戰功。
晉王耳濡目染,甚至揹著武宗前往突厥前線。
但晉王繼承了前太子的勇武,非但沒戰死,反而越戰越勇,闖出一番軍功。
武宗更加歡喜,太子和秦家則更加謹慎。
皇位的繼承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最後出於對國家安定的考慮,武宗還是選擇了讓先帝繼位,但武宗剛一閤眼,先帝就容不下那個過於優秀的侄兒。
於是,就有了十六年前的晉王之死。
晉王是被人設計的,他並非貪功冒進中了伏兵,而是被人出賣給了突厥。
而出賣晉王的人,正是皇帝本人。
這中皇室秘辛能被翻出來,還昭告天下,簡直是前所未有。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是晉王遺孤,小晉王蓋下的印章,發往各州府郡縣。
柳一戰這是在利用小晉王為父報仇的想法,向先帝和秦家潑髒水。
如此一來,先帝的皇位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相應的,五皇子的地位就會受到衝擊。
此消彼長,小晉王這位武宗嫡曾孫就成了正統,到時柳一戰扶持小晉王登基,自然能達到他挾天子令諸侯的目的。
待到一切平息,再找個理由弄死小晉王或者逼小晉王退位讓“賢”,一切便能水到渠成。
“柳賊打得真是好算盤,他便不曾提起父皇遺詔裡是要傳位長寧的事?!”五皇子冷哼。
下首第一人睢安侯站了出來:“殿下慎言,先帝遺詔從未有人看過,如何作數。”
五皇子臉色一僵,一時沒有做聲。
秦無疆冷笑:“我若說我看過,舅舅信嗎?”
睢安侯面無表情:“除非我親眼所見,否則先帝遺詔,不能隨意確認。”
“是的,還請殿下莫急,先誅柳賊要緊。”
“沒錯!柳賊誹謗先帝,實屬罪該萬死!”帳中其他臣子罵道。
秦無疆不再說話。
他很清楚,密詔的事睢安侯心知肚明,五皇子帳下這些投靠來的臣子將軍也是心知肚明。
但他們都選擇充耳不聞,且不論長寧是個女子,即便長寧是個皇子,這些臣子將軍們也會希望由五皇子得勝,日後謀得個從龍之功。
這也是柳一戰敢放著這麼大的漏洞不補的原因。
他很清楚,五皇子這邊是不會幫著長寧作證,讓長寧成為皇位最合法的繼承人的。
所以柳一戰敢用這番說辭來糊弄無知百姓。
甚至他還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
當時的柳一戰已經將嫡女柳馥桐嫁給先帝,若先帝是蓄謀已久,難道他就能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