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黨抱團收縮,給刑部和大理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甚至於這兩處內部還有很大的阻力。
康尚書一宿沒睡也沒摸到頭緒,只能在早朝前趕到趕到秦府。
“老大人,您得給我拿個主意啊。”
自從柳家一案卷宗被焚後,刑部尚書康子明就與秦家同仇敵愾,現在遇到問題,自然找秦太傅尋求幫助。
“您看看這事太大,人人都在推脫生怕沾染上不肯上前啊。”
秦太傅拉著他一道上了入宮的馬車,勸道:“老友不必心急,這件事既然是大公主提出的,你稍後早朝就向陛下請旨,交給大公主審理就是。”
康尚書抿嘴,顯得十分猶豫。
“大公主畢竟女流之輩,若她來審理,只怕會落天下人口舌。”
他們這些老臣子,還是邁不過男女這個坎兒。
秦太傅微哼一聲,目光幽邃,遙望遠處稀疏的晨光。
“老友啊,咱們已經晚了一步,難道還要再晚一步?”秦太傅意味深長地看著康尚書,“大日將出,你我要是再不站隊,只怕下場不會比鄭勤輝好多少。”
康尚書渾身一個激靈,端端正正衝秦太傅拱手。
“好險,好險,多謝老太傅提醒。”
秦太傅點點頭,也是長出口氣。
當日早朝,康尚書力薦大公主負責主理此案。
朝臣們面面相覷,已經找到了些許風向。
鄭安侯下了大牢,蔣尚書也被抓入刑部候審,三皇子則稱病沒來上朝,只差蓋棺定論的一套罪證,便能將鄭家連根拔起。
康大人這是在追著上大公主的船啊。
“臣附議。”秦太傅第一個站出來,沒有高談闊論,更沒有什麼理由,只有一聲附議。
秦公允尾隨,“臣附議。”
鴻臚寺卿和欽天監都是早就表態過的,立刻跟上:“臣等附議。”
就連徐節也站出來,只是他出列時被埋在了一叢反應快的大臣當中,紅紅綠綠地朝服齊齊拜倒:“臣等附議。”
皇帝看了底下一眼,目光欣慰且深邃。
不知為何,他的目光落在了已經封王的二皇子身上。
“承豐。”
第一次在朝堂上被點名,二皇子嚇得連話都說不利索:“父……父皇。”
“你是朕第一個封王的兒子,又是朕的長子,你怎麼說?”
皇帝這一問卻是叫臣工們拿不定注意。
難道經此一事,陛下又對二皇子,不,是瑞王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