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y????xt?se??~??來。”成大人道。
這本賬簿是重審此案的關鍵,他們也都知道賬簿的存在,不過到底還沒人認真檢驗過。
方謙取出賬簿,由大理寺丞親自轉呈給大理寺卿。
成大人翻開賬簿,那關鍵一頁是放在最上面顯眼的位置,將同一日入庫兩批軍火的賬目記得清清楚楚,兩方兵器庫印鑑蓋得準確無誤。
大理寺卿喉結動了動,沒說話,轉而遞給大理寺丞。
寺丞按規矩送到老太傅眼前審閱,太傅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賬簿,頓時按著太陽穴向後栽靠在椅背上。
“老大人,”寺丞伸手虛扶,另有同行的負責筆錄的御史臺副使上前攙扶。
秦太傅擺擺手,寺丞躬身行了個禮,才轉向刑部的康老大人。
經過火燒證據的事,康子明對秦太傅是感激涕零,此次辦案已經決定唯秦太傅馬首是瞻,老太傅草草看了一眼,他也沒有細看。
那缺失一頁寫的清楚明白,他雖老眼昏花,但也不是不識字。
“這簡直是荒唐!成大人,”康子明看向成大人。
這三司會審歷來是在大理寺進行,大理寺卿身為一寺之主,自然是主審,即便秦太傅頂著主審的名頭,也不好在人家的地盤上喧賓奪主。
成大人心裡叫苦。
他可巴不得老太傅將主審的事接過去呢。
這萬一要是冤枉了鄭安侯,那可是了不得的事,但審得稍有問題又會被柳家長大的大公主記恨。
真是進退維谷啊。
不過現在堂上堂下這麼多雙眼睛,成大人自然要秉公辦理。
“來人,速去將刑部遞來的證據取來比對。”成大人下令,立刻有衙役將救下來的相關證據呈遞上來。
大理寺、刑部及御史臺各出三名官吏上前清點,哪一方也做不得假。
唯有方謙看著這部分燒焦的證據有些不安。
萬一將和賬簿比對的關鍵部分燒燬了,可怎麼是好。
屏風後的長寧卻是表情平靜。
方謙久在邊疆不通朝中政事,自然不知道長安各個部門的行事規矩。
當初柳家一案乃是天翻地覆的大案,相關證據除了刑部保留的原版外,還有一份備份。
甚至於上呈皇帝的摺子中也會有所提及,便是史官那邊也要送去一份作為記錄,流傳後世。
雖然都是片面,但總算是一份佐證。
所以說,鄭安侯火燒證據根本無濟於事,可以說等同於狗急跳牆。
不過長寧更懷疑的,是鄭安侯有心利用此事將康子明拉下來。
正如她此前對秦太傅的提醒一般,那素有清名的刑部左侍郎成明矩前世就被鄭安侯暗中控制著,故而刑部尚書一旦換上成明矩,對鄭安侯是百利而無一害。
“啟稟大人,所有刑部舊證已經比對完畢。”幾位官員清查完畢,呈上了與賬簿內容相關的證據。
“此賬冊所記其餘內容與舊賬完全相同,字跡也一模一樣,其上所蓋印鑑也和柳家搜出的官印相吻合,請大人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