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法理性的趙諶,終於明白自己是一堆沙,沒有根基,一吹就散。
抵達燕雲的趙桓,這一段時間都在處理各種上報上來的問題。
趙諶的叛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造成的後果。
北方的民生幾乎瀕臨了崩潰。
許多人這些年儲存下來的錢,在這一年之內,幾乎被洗劫一空。
如何被洗劫?
皇城司送來了最新的情報,薊州有五十幾個糧倉,裡面堆滿了糧食。
燕雲十六州現在都缺糧食,非常缺。
市場上的糧價已經漲到了六貫每石。
靖康十三年的時候,糧價已經被壓到了一貫半一石了,一年之內上漲了四倍。
一個普通人家儲蓄有一百貫,北方的鐵路和礦產幾乎被幾大商人瓜分了。
瓜分之後,他們把薪資壓到原來的一半。
按照這樣下去,許多家庭,僅僅吃飯,一年就要花掉一大半的儲蓄了。
加上收入減少,基本上積累的財富和自身的價值都被極限壓榨。
這件事倒是很好處理,按照名單拿人,燕雲的四大商人,都支柱了叛亂。
唯一沒有支援叛亂的韓禮先,已經被叛軍殺掉。
唐恪的辦事效率倒是很高,名單很快就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趙桓大筆一揮:全部斬首示眾,抄家,族人發配邊疆,後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接下來,趙桓趕緊派御林軍去押運糧食。
將囤積在薊州的糧食分攤到各個州府,暫由官府的糧油局來對外售賣,一律售賣一文錢一貫。
幽州的糧食危機很快緩解下來。
趙桓卻並沒有離開幽州,他還在等一個訊息。
什麼訊息?
遼東經略使李綱的訊息。
他已經失蹤了大半年了。
有人說他在最開始的叛亂中被亂軍殺了,也有訊息說他被手下護送走了。
但這一年都沒有他的影子。
李綱是新政中,給與了趙桓最大的支援的大臣之一。
即便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趙桓也一定要找到他。
人都是有感情的。
六月,河東、河北的亂局在恢復穩定中,各州官府的官員,也陸陸續續穩定下來。
有四件事要做:
一、統計叛亂中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