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入夜,趙桓在營帳中輾轉反側,直到很晚才睡著。
這一仗,必須儘快打完。
絕不能和耶律大石打成膠著戰。
但也不能急功近利。
第二天,趙桓像往常一樣檢閱軍隊,和將軍們一起討論佯裝渡河之策。
岳飛則在東線的渡河之戰中,與耶律大石麾下的大將耶律德元展開了一場腥風血雨的鏖戰。
大宋在這裡投入了三十二萬大軍,岳飛的軍團全部推進到了這裡。
連營綿延無盡,從遠處看,像起伏的波浪。
士兵們每天操練,聲音像是海嘯一般。
短短的半個月,宋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河邊已經修建出十幾艘小型戰船。
還有二十幾艘的框架已經搭建出來。
隨軍出征的工部官員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睡好覺。
全軍上下,就像鋼鐵鑄造的鐵人一樣,在全力執行著岳飛佈下的計劃。
距離上一次的渡河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
上一次渡河只是一次試探性佯裝渡河。
但遼軍卻在狙擊宋軍渡河的小型戰役中直接使用了令宋軍震驚的火炮!
雖然事先情報司那邊已經送來了訊息:遼軍已經擁有火炮,並且數量在兩百左右。
但直到親眼看見,宋軍還是十分震驚。
這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是大宋科學院研製出來的,沒想到遼軍竟然有了火炮。
這無疑增大了渡河的難度。
不過宋軍並不擔心,畢竟這次的渡河戰役統帥是大宋赫赫有名的常勝將帥岳飛。
岳飛麾下八大軍團,各個都是精銳。
只是,現在需要修更多的船隻,發起一次性大規模渡河進攻。
這一日,岳飛召集了麾下大將,在營帳中商議。
王貴道:“大帥,末將覺得,可以參考當年我軍在交趾渡河的時候,李寶提出的輕、快戰術,以數量眾多的小木舟來密集型渡河,將攻擊面鋪設開,分散敵軍的注意力,從而達成有效而快速的渡河局面。”
王貴說的得到了在座不少人的點頭贊同。
遼軍的人數少於宋軍,將攻擊面鋪開,敵人的攻擊自然是不可能全面覆蓋到。
這樣就可以很快渡過去了。
張憲道:“我不贊同,我們不能為了渡河而渡河,我們渡河是為了殲滅遼軍,如果都分散了,等岸的時候,我軍戰鬥力會大大減弱。那時候,敵人可是在岸邊守株待兔,隨時可能舉兵進攻,屆時我軍軍陣大亂,潰敗彈指之間。”
他這麼一說,其他人也都點頭。
其實早在抵達楚河之前,岳飛這一路的高層將領們就在爭論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