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賈爾的戰敗對世界格局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這個時代的人並不知道。
哪怕是親身經歷者,也不能一窺全域性。
只有像趙桓這種穿越者,從後世人的角度才知道,桑賈爾的戰敗,對兩河流域的文明衝擊是不可想象的。
在他們看來,一支無信仰的軍隊,竟然將虔誠的信徒組成的神的軍隊打敗了。
這是對世界觀和神權的衝擊。
對於阿拉伯和突厥世界來說,神的勇士們是戰無不勝的。
就像西方那些異教徒,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無功。
曾經強大無比的阿拉伯人,還有無比狂熱的基督徒們,都在突厥的鐵騎下蹦碎。
然而,耶律大石的一萬大軍,將桑賈爾打得全軍覆沒,將突厥人打得懷疑人生。
信仰之光開始出現裂痕。
耶律大石的威名開始在西域綻放出萬丈的榮光,令周邊的國家顫抖。
不僅如此,趙桓相信,在遙遠的西線正與歐羅巴十字軍和東羅馬帝國硬抗的塞爾柱突厥軍隊,也因為國王的原因,士氣消沉。
牽一髮而動全身。
塞流柱內部的矛盾,也因為桑賈爾的失利,付出了水面。
當年被桑賈爾強行統一的內部,各地總督們終於坐立不住了。
這直接導致西線的戰鬥力直線下滑,歐羅巴和東羅馬帝國得以苟延殘喘。
那群因為貧窮而東征的十字軍在這個縫隙中,找到了機會,才誕生了後面來來回回爭奪聖城的聖戰。
這一切都歸功於耶律大石,難怪後世西方的學者認為耶律大石就是《聖經》中上帝派來拯救基督世界的聖約翰。
可以說,卡萬特戰役之後,耶律大石在西域一飛沖天。
連耶律大石本人都沒有想到。
但這些,趙桓卻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所以,舉國之力,消滅耶律大石,是絕對有必要的!
前方五十里是楚河,蕭翰裡刺五十萬大軍就在楚河對岸,上游五十公里是遼國的王都碎葉城。
風從空曠的原野上吹來,吹得趙桓斗篷飛舞。
碎葉城也在楚河之畔,耶律大石在前方安插五萬精銳,意圖很明顯。
就是想對意圖攻打碎葉城的宋軍形成雙向掣肘。
抵達此地,趙桓立刻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