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問道:“這一年多,在遼東有什麼收穫?”
“回陛下,臣覺得新政有一個很嚴重的弊端。”
“什麼弊端?”
“商人與官員勾結,官員利用手中權力,獲得了驚人的財富,權力與金錢形成了壟斷。”
“那你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目前還沒有,臣只是擔心,長此以往,大宋的官場會變得腐爛,被商人滲透,於國不利。”
趙桓笑了笑,他沒想到趙昚小小年紀,便能說出這番話來,卻是不簡單。
趙昚用崇拜的眼神看著趙桓,他似乎企圖從皇帝眼中看到自信和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在他心中,皇帝一定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但趙桓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換了一個話題:“遼王在遼東如何?”
“遼王最近半年,在遼東致力於興建學校和開墾荒田,相信不出兩年,顯州會變成另一個顯州。”
“好,遼王吏治倒是頗有幾分才幹。”趙桓笑了笑,但他心中清楚,趙昚幫了趙諶不少忙。
“陛下,臣……”
“你有什麼話,為何吞吞吐吐?”
“臣覺得遼王……卻是是治世之才。”
“行了,我們聊聊別的吧。”
見皇帝不願繼續聊這個話題,趙昚識趣的不再多說。
趙昚心中有些矛盾,他之所以全心輔佐趙諶,其實是有私心的。
太祖一脈被牽至南海封了越國,但其實大家都想回中原。
但是隻要當今皇帝還健在,他們肯定是回不來的。
為了家族以後的發展,趙昚傍上了趙諶這一條魚,希望他鯉魚躍龍門,有朝一日成為天子,這樣說不定他們太祖一脈就能回到中原了。
以前,趙昚是比較仇恨趙桓的。
他覺得皇帝冷酷無情,嗜殺成性,是十足的暴君。
但人都會慢慢長大的,長大了,經歷得多了,想法是會變的。
更何況與皇帝見過面後,他越發覺得皇帝的與眾不同。
從仇恨到崇拜,這是趙昚的心裡轉變。
老實說,他對趙諶也有了心理轉變。
以前他想利用趙諶,扶持趙諶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