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眼中閃過一絲痛苦,但只是一閃即可。
穩步前行?
他也想,但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凡胎肉體,上天能給他多少年呢?
若在有生之年,不將大宋的格局確定好,很可能會崩盤。
誰敢保證自己死後,局面依然向現在的方向發展?
為了確保大宋這艘巨輪不偏航,他要在有生之年,讓大宋進入良性的均衡發展。
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要崛起,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崛起的速度越快,付出的代價越大。
戰爭會死人,改制何嘗不是。
趙桓沒有說出來,虞允文卻已經明瞭。
君臣相知,莫過於此。
皇帝今年已經四十歲。
虞允文心中突然湧現出一股悲涼,雄心壯志的皇帝,天下的共主,也會有遲暮死去的一天。
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必須將自己的死亡考慮進去。
虞允文是蜀中人,蜀人的特點比較鮮明,勇敢、犧牲,有擔當。
更何況虞允文從小有鴻鵠之志,二十歲的時候,讀皇帝的《社會新論》,驚為天人,對皇帝的崇拜簡直一發不可收拾。
他突然跪在地上,行了大禮道:“如論陛下要做什麼,臣都支援陛下,陛下讓臣上刀山,臣脫了鞋就爬上去,陛下讓臣下火海,臣不敢有任何遲疑,請陛下放心。”
趙桓大為感動,他將虞允文攙扶起來,看著這個歷史上的千古名臣,心中一陣感慨。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子瞻這句話很好地形容了古今那些為國為民的先賢。
趙桓知道,虞允文不僅僅是在向自己效忠,更是堅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向前面的未知發出挑戰。
“回去準備一下吧,大朝會要開始了。”
“臣告退。”
望著虞允文出去的背影,趙桓一陣欣慰。
虞允文回到政事堂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過來。
大朝會開始前的半個時辰,皇帝召首相,到底是何事?
大家心中都好奇。
虞允文面色如常,看不出高興還是著急。
陳暘走過來,問道:“大相公,不知陛下所為何事?”
“去核實了一下明年的目標而已。”
眾人也不再多問。
趙桓換上了上朝的朝服,坐上龍輦,前往皇帝與大臣們議事的大慶殿。
今天大朝會的主題並不是彙報這一年成果,而是提出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趙桓走上大殿,眾臣三呼:“吾皇萬歲!”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