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對大朝會進行了改制,他將大朝會改到臘月十五,,依然是百官來朝。
但這裡的百官,是指京師的六品以上的官員和地方上的一把手。
以前的大朝會更多的是彰顯皇權威嚴,讓經常在外面的官員感受到皇帝的權威。
但現在的大朝會,不僅僅如此了。
大朝會在臘月十五,為期十天!
這十天,皇帝會每天都接見百官,每一個地方官員都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述職。
述職的形式也很簡單。
這一年做了哪幾件事,各項收穫是否達到年初目標,來年計劃是什麼。
原本具體的執行考核是政事堂考察的,但為了增加官員與皇帝的溝通,對皇權的精神認可。
大相公虞允文上前,朗聲道:“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靖康聖武皇帝陛下與天同休!”
元正指的是大年初一。
在趙桓改制之前,大朝會的確在大年初一。
作為一個現代人,趙桓覺得,過年嘛,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應該和家人一起團員才是。
每年跑來京師開會,鬧哪樣啊。
所以,他便將大朝會改到了臘月十五。
但宰相代表百官前來祝賀的祝辭卻並未改,因為在形式上,大朝會還是新一年的開始。
老實說,這個大朝會的時間,官員們是非常開心的,雖然時間長了點。
至少開完後可以返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
路途遙遠的可能會趕不到,但因為道路現在越來越便捷,基本延遲不了多少天。
從這一點上面,官員們都認為皇帝非常體貼。
虞允文的祝辭在大殿內迴響。
意思是說在這新的一年裡一切都是新氣象,希望聖武皇帝陛下您與上天一樣吉利。
古人祝辭裡的休是吉利的意思,不是終結。
虞允文說完,百官齊拜賀。
趙桓道:“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
百官三呼:“吾皇萬歲!”
接下來百官開始進獻各地特色貢品,戶部侍郎將貢品一一收錄。
再有大理國使臣獻禮,禮部侍郎收錄。
僅僅是這個過程,就耗費了幾個時辰。
到下午的時候,皇帝率領百官,在皇宮門口舉行了升旗和盛大的閱兵。
中央羽林軍統帥韓世忠領著羽林軍,整齊劃一從皇宮前走過,三軍軍容鼎盛,彰顯大宋武功強盛。
皇帝騎寶馬,著鮮亮甲冑,配帝王寶劍,紅色斗篷,於三軍前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