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為皇帝立下汗馬功勞的前幽州知府李光,被調到高昌,絕對不是貶謫,而是委以重任。
最令人興奮的是,朝廷打算巨資在高昌、敦煌、興慶府和長安、洛陽和東京之間修建公路。
這讓民間諸多商人興奮得晚上睡不著覺。
顯然,這樣浩大的工程,要調動數百萬民夫參與進來,至於朝廷要投入多少錢進來,現在沒有人知道。
這也是趙桓現在正在考量的問題。
無論如何,靖康十二年年末的政策動向,動牽扯到了千萬人的心。
年末,各路上報上來的稅收也都在三司衙門記錄備案。
就說從州府看來,依然是東京、杭州、長安和幽州上繳的稅收最高。
朝廷滅金國後,長城如同擺設,居庸關徹底開啟,幽州儼然成為北方的中心。
而今年廣州因為受到叛亂的影響,交上來的稅明顯比過去要少得多。
在第二梯隊裡,江陵府、大名府、應天府、洛陽、泉州等州府交上來的稅比去年翻了一倍。
不過,在第二梯隊裡,突然冒出一個很耀眼的州府:遼東路顯州!
顯州今年交稅進入到第二梯隊。
這讓周朝著實大吃了一驚。
要知道,前年朝廷才滅了金國,年初崇國公才接受了顯州。
年末,稅收就進入到能與洛陽、泉州媲美的第二梯隊。
在向趙桓彙報稅收的時候,周朝故意停頓了一下,說道:“陛下,崇國公是難得的治世之才啊!”
看完顯州上繳的稅收明細,趙桓心裡道:好傢伙,還是小瞧了民間對趙諶這小子的看重。
顯州之所以能一路飆漲,是因為民間有許多富商在顯州投如巨資。
顯州現在已經成為大宋最大的貂毛和皮革製造中心。
他們的消費群體是大宋最有錢的一批人。
最近這些年,趙桓巨資將各路的公路打造起來,解決了時效問題的同時,還給民間帶來了鉅額財富。
如今大宋有錢人一天比一天多,這些有錢人一到冬天要來臨之際,就都跑到顯州去買貂絨和皮革。
就說這三個月,顯州的貂絨和皮革每天都賣斷貨。
趙諶那小子在家裡樂得都合不攏嘴了。
就因為這件事,皇后也高興得天天都在談論。
無論如何,這是一件好事,趙桓沒有理由去打壓和指責。
遼東的冬天比東京要冷。
大雪已經連續下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