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帥吳玠,是當今大宋當之無愧,能與岳飛、韓世忠、种師中等人齊名的名將。
帝國軍事學院留下了不少吳玠的兵書。
同時,他也是無數熱血男兒的偶像。
這位在沙場上真槍殺出來的大將,有著鋼鐵的意志,以及雷霆般的執行力。
樞密院的調兵函一到,吳玠便連夜往隴右青唐趕。
不多時,吳玠領著軍隊已經到了青唐城門口。
吳玠今年四十六歲,因常年在軍中,尤其是鎮守隴右,面板黝黑,面容粗糙。
但卻給人一種質樸、簡單的感覺,他的眼神平日裡看起來非常平和,並無軍人的凜冽之氣。
若是脫下戰甲,更像是鄰家的叔叔。
但他騎在戰馬上,身如淵渟嶽峙,給人一種穩住之感。
彷彿只要有他在,這片領地便如泰山一般穩固。
盧雲連忙收起所有的囂張和跋扈,禮貌道:“下官參見吳帥。”
他比吳玠的段位低,卻也不屬於一個體系,不過吳玠的氣場太過強大,又是鎮疆大將,盧雲自然不自然就恭敬地行禮了。
吳玠疑惑道:“盧指揮使,這是?”
他一開口,明明聲音不大,但每個人都能聽得清晰。
在風中,他的聲音有極強的穿透力。
即便現在已經四十六,但吳玠依然氣息洪如大鐘。
盧雲便將所有記錄在案的手冊呈遞給吳玠,吳玠翻看了一遍,眉頭緊緊鎖起來。
接到調兵函,吳玠便知道隴右有變,所以十萬火急趕回來,沒想到如此之快,若是再晚一步,後果不堪設想。
數日之後,東京的趙桓收到密報:順義郡王與各部首領密謀謀反,被當場抓獲,正押往京師途中。
青唐、湟州兩座隴右重鎮皆已有重兵把守。
這一日,翰林學士石洵來延福宮。
“陛下,青唐與湟州已各有小學和中學五所,共能容納學生一萬人,能夠滿足青唐和湟州所需。”
“只是,許多人,並不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
“為何?”
“因為他們認為,在家裡種地和去草地牧羊,比去讀書,更有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桓心中瞭然,人的行為都是根據自認為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來發展。
讀書確實好,但讀書是長期投資,回報在將來。
許多人家裡吃飯困難,是不會考慮長期投資的。
而且隴右因為地處邊境,高原地帶,要發展工業其實很難。
那裡的就業環境非常原始,條件最好的青唐城土地肥美,適合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