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怎能不拉著皇貴妃下水呢?
對於趙諶來說,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聖眷正濃的趙淳。
要贏趙淳,先從趙淳的母親下手是最合適不過的。
自古朝堂之上,那都是波雲詭譎。
在這種環境下,人人都神經敏感,風聲鶴唳。
遼東局勢剛塵埃落地,又是一石落而千層浪。
李綱給政事堂寫了一封奏書。
在瀋州抓住了一個行為可疑之人,這人懷中有一份書信,書信是韓鐸所寫,送往幽州的韓府。
這正是韓鐸的求援信。
此事一出,剛剛消停下來的大臣們,再次炸了鍋。
這是鬧哪樣?
看這封信,這上京的韓家和幽州的韓家,來往甚是密切啊!
一時間,朝堂上又熱鬧起來了。
一直都默默站趙諶這一邊的大臣,終於苦等來了一個機會。
有人說,韓禮先一直在和上京的韓家有聯絡,暗中往來,謀取巨資。
還有人說,參與進去的大臣還不少。
當然,這一切都是皇貴妃在背後撐腰。
其中涉嫌鉅額貪汙。
於是啊,草長鶯飛的季節,皇宮突然變得異常熱鬧起來。
政事堂開會的時候,畫風從之前的拘謹,變得異常奔放。
例如執政陳暘就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一定要徹查到底。
而尚書令胡銓則認為,此時漏洞百出,怎能憑藉一封信便斷定?
為了查明此時,上京城的督察院對韓鐸進行了一次單獨的審訊。
給出來的結果則是,完全不知情。
然而,這個時候,韓鐸的話是真是假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有人相信這件事是真的,那這件事就不會草草了之。
誰會相信是真的?
當然是擁戴趙諶的這一批人。
找到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了,自然是要全力發揮的。
這一日,陳暘和胡銓在政事堂的會桌大吵起來。
雙方終於忍不住開始對噴,接下來,中書舍人、中書令、尚書左右丞、以及工、商、刑、兵、禮、戶、吏六部的判部事都躁動起來。
以往低調又低調的九寺,突然也蹦躂了起來。
不同於在皇帝早朝大殿上的剋制,關起門來,政事堂的會議,簡直可以用奔放和放飛自我來形容。
例如陳暘拍著桌子大聲道:“必須徹查到底!”
“明顯是有人故意挑撥!”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就開始扔鞋子。
虞允文實在受不了了,他頭也大,經過幾次訓話後,效果依然甚微。
該對罵的對罵,該扔鞋子的扔鞋子。
眼看這一次,有些人不將事情鬧大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