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似曾相似。
當年趙桓徹查糧草貪汙案,抓了江陵府知府唐魏林,牽扯出一千多名官員。
那一千多名官員全部被趙桓砍了腦袋。
當年也是在天牢,唐魏林被關在這裡,交出了名單。
趙桓微微蹙眉,看著手裡這份名單,隨後伸手遞給謝大海:“交給劉彥宗,讓他去辦理!”
“是!”
“陛下,該說的臣都說了。”蘇元慶道,“臣是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
“如此說來,朕還要感謝你們了!”
“陛下,聽臣一句,此事有利於大宋江山!”
趙桓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他腦海中不斷再想著,那些官員藉助手中的權力積累鉅額的財富。
當一個地方的財富集中在少數部分人手中,意味著平民沒有錢,大多數人生活艱難,社會將會出現動盪和隱患。
少數人把控了核心資源,中間層斷層,就像後世的毛子國一樣。
更可怕的是,這些少數利益即得者,將如同當年的世家和地主一樣,強大到一定的地步後,綁架中央權力。
蘇元慶的名單中涉及到了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有六十幾個,這真是一筆龐大的金額。
如果這件事不嚴肅處理,在不久的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官員藉助手中的權力,來壟斷資源,壓榨朝廷和地方的財富。
第二日,督察院的一則名單震驚了東京城的權力中樞。
京師的大小官員聞風而變。
劉彥宗上書的名單牽扯到七十二名官員,其中六十八名是地方上的,還有四名是京師的官員。
品級都在五品以上。
這件事讓整個東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繃緊了神經。
早朝後,政事堂、刑部和大理寺,以及督察院、御史臺,開始交叉審評這份名單。
中午,政事堂便在罷免書上籤了字。
七十二名官員的官職全部被罷免,隨後督察院向全天下公佈了這七十二名官員的罪行。
廣南東路的戰火剛剛進入尾聲,東京城又傳來這樣的訊息,一時間,震驚四方。
靖康十一年的七月,是悶熱的七月。
愁雲籠罩住東京,不僅官員,商人們也提心吊膽,徹夜難眠。
原本長城外的遼地盡歸大宋後,商人們欣喜若狂,正籌備著怎麼將觸手伸到那裡去抓錢。
但現在朝廷要嚴查所有商社備案以及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