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重型鎧甲,金軍的鎧甲質地遠遠比不上宋軍。
這個時候,綜合國力差別彰顯無遺。
打仗從來不僅僅是兩軍對壘這麼簡單。
打仗需要足夠的糧草,需要完善的運輸能力,精良的軍備。
這些都是需要國力強大,才能辦到的。
精良的甲冑對於一個訓練有素計程車兵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在對戰中敵人的隨意的一刀,砍傷你身體的某個部位,因為疼痛,人體原本的動作會出現頓感或者突變。
這一瞬間,很有可能身體偏移,防護不佳,被對方刺中喉嚨,立刻斃命。
戰場上的每一個瞬間,都是致命的。
所以為了增加獲勝的機率,加強鎧甲的防禦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件事。
事實上,趙桓在這方面也不留餘地。
宋軍的鎧甲質地是金軍根本沒法比的。
步人甲全身防護,刀劈在上面,發出鏗鏘的聲音,在鐵甲片上劃過,只是留下淺淺的痕跡。
鐵甲防禦力極強,所以雙方都用上了戰斧、鐵骨朵等重型強攻擊武器。
後面的繼續衝上去,揮舞著斧頭和鐵骨朵。
金軍的戰斧一般需要劈砍兩次,才能重傷或者震死一個宋軍,但是宋軍的戰斧砍下去,卻能把金軍的鐵甲都砍開,連同裡面的白骨都砍裂開。
與此同時,宋軍個人戰鬥力明顯比金軍要強了一大截。
他們每一個人身上的肌肉都如同鋼鐵一樣盤繞,在戰場上,一瞬間爆發出來的力量,如同兇猛的洪水。
他們披上鐵甲,手握戰斧,每一個動作,都用盡全力。
戰斧撕開鐵甲,砍進骨頭裡,把骨頭砍開。
鮮血如同泉湧一般滾動出來。
有的金軍士兵,在一瞬間,被三個相互配合的宋軍一齊攻擊,整個人被野蠻的砍變形,歪倒在地上,狠狠抽搐。
還有的金軍士兵腦袋被鐵骨朵一瞬間捶歪,脖子直接斷裂,身體瞬間僵硬倒地。
兩軍正面硬抗後,才一盞茶的工夫,孰強孰弱就分出來了。
宋軍的裝備、戰場擊殺技巧、意志力,都是金軍完全無法比的。
後來,帝國宰相虞允文看了宋金之戰細節記錄後,也忍不住感慨:天子高瞻遠矚。
一兩次勝利可能和計謀有關,但說一直處於壓倒式優勢,就不僅僅是計謀了。
實際上,和大宋這十年突飛猛進的發展是有必然聯絡的。
君不見,十年一代人。
當年皇帝第一次北大收復燕雲之時,大宋迎來了一次破繭重生的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