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用手輕輕撫摸一柄火槍,槍頭上綁著刺刀,大約有半米長,可以遠端射擊,可以立刻近距離搏殺。
他又去中央軍的軍營去巡視了一邊,中央軍正在練火槍和刺刀,這是日常操作。
趙桓對目前的狀態很滿意。
當然,滿意的不知有趙桓。
楊奕剛剛被調到西北,在赤水一帶。
他現在的軍職榮升到指揮使,下面統管五百個人,是屬於大宋西北涼州守軍第一軍第三營。
這幾天,上面已經傳下來訊息,要對金國動武了。
聽說西北軍要參與進去。
這是好事啊,立大功的好機會!
楊奕是這樣想的,他這幾天吃牛肉吃得特別來勁,吃完了就出去跟人打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基本上,同一個軍的好幾個指揮使和他比武,都被他打敗了。
來西北短短一個月,楊奕在軍中的威名很快傳播開。
現在要打仗了,宋軍表現出空前的熱情。
燕雲戰區的宋軍更是厲兵秣馬,恨不得明天就打到上京。
這幾天皇帝的特使分別向西北、燕雲和高麗奔去。
“自朕御極以來,大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日漸富足,皆因朕有百萬戍邊兒郎,捨身忘死,忠心護國!然,金賊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朕日有所思,夜不能寐,是以,朕決意北伐金賊,願與諸位同袍殺敵,馬革裹屍!”
皇帝的聖旨傳到每一個戰區,由戰區的政宣司在軍隊裡進行傳播,必須保證每一個人都聽到。
一時間,無論是西北,還是燕雲,還是高麗的宋軍,都熱血沸騰。
皇帝是他們心中的精神支柱,皇帝一句話,大宋百萬將士能將山嶽推平!
除了動員軍心以外,三司衙門的人幾乎徹夜加班加點,不時有人騎馬飛奔離開東京城。
北邊所有的官方運輸隊伍都動員起來,可以說是暫停了七層平日的運輸物資,轉而配送軍備物資。
為了保證民間運力充足,不至於影響供貨,從而影響市場行情。
徐處仁一口氣從襄陽地帶調了一大批廂軍北上,填補民用物資的運力不足的問題。
可以說,後方的工作,絲毫不必前方上陣殺敵要輕鬆容易。
縱觀歷史,大宋好幾次北伐異族,都是因為糧草出了致命性問題。
對於徐處仁來說,如果在這件事上出問題,那真是要掉腦袋的。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