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虞允文!
在正統的歷史上,虞允文是宋孝宗趙昚的宰相,是南宋的頂樑柱。
而在此時,他還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
正是學有所成,滿腔熱血的年齡。
就想當年他的老師像皇帝呈報了《百家大世疏》一樣,他像皇帝呈報了《南海四策》:封建、教化、交子、維和。
從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金融經濟和軍事這四大維度,來闡明瞭大宋對南海諸國之策。
其中,政治制度以封建而概括,已經顯而易見。
維和則直指,大宋軍隊要開駐南海,名義上維護各國和平,其實是保障大宋的一切在那裡紮根。
有人私下指責虞允文與石子明一樣功於心計,諂媚主上。
虞允文恰逢此時提出《南海四策》,是摸清楚了皇帝的心意。
自前年皇帝將兩地宗室分封后,京師宗師依然是皇帝心頭之刺。
太上皇一共25個兒子,被皇帝殺了兩個,除掉皇帝自己,還剩22個。
東京城還有22個王。
而去年韓貴妃得了皇子後,朝野風雲變幻,立太子之事一時間甚囂塵上。
而這其中,有親王參與進來。
例如鄆王趙楷,便與當今皇長子走得很近。
鄆王背後還有太上皇和太后的支援。
雖說如今的天子大權一手在握,朝中大臣都唯皇帝馬首是瞻。
但從道德禮法上來看,太上皇和太后跳幾下,皇帝似乎也不好明著來。
顯然,這個時候就是機會了。
虞允文抓住了這個機會。
南海的三佛齊剛剛扣押了大宋一百多個商人,這對如今商貿空前發達的大宋來說,是不可饒恕的。
民間早就憤怒了,這不僅僅是侵害了大宋朝廷的利益,更是侵害了大宋民間的利益。
就有很多偏激的商人表示願意募捐,為朝廷提供資金,發動對南海的全面戰爭。
例如東京城糧商起家的朱青,他剛剛做完了未來五年的商業計劃,其中有一條是從南海諸國運轉糧食回來。
但現在南海的局勢,讓這一切變得不確定。
他就是堅決的主戰派,也是絕對的民間皇黨商人。
又加上大宋最近幾年對外戰爭取得空前勝利,宋人的大國情懷一下子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