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他信便是,就說朕給他。”
看見皇帝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徐處仁立刻就知道皇帝就說說而已。
“陛下乃是天子,君無戲言,若到時候不給,怕是會被人恥笑。”
“是大宋的百姓重要,還是朕的面子重要?”
面子這東西,趙桓還是要的,但騙他耶律大石就算是沒面子了,那皇帝的自尊心也太強了。
趙桓決定,答應耶律大石一切要求,但就是不兌現,先拖他個半年,半年後,等糧食問題緩解了,就以想念妹夫為理由,讓他耶律大石來京師。
他要是不來,就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還留著做什麼。
這六年來,多虧了他耶律大石把金國死死牽制住。
現在大宋兵強馬壯,最新一代的火器在今年年底就開始全線生產,明年燕雲戰區和西北戰區將各自投入一萬人的火器營。
而且滅夏之後,趙桓在西北還得到了不少好馬,若是明年完顏晟要打仗,趙桓完全有底氣和金國大軍正面硬抗。
管他是完顏宗望還是完顏金兀朮。
這種能用武力解決的時候,趙桓向來就不喜歡講道理。
拳頭就是最大的道理!
徐處仁一時間被皇帝問得說不出話來了。
民為貴,君為輕,自然是百姓更重要。
趙桓突然道:“沒事去找種相公喝喝茶,他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
徐處仁立刻意會過來:“是,陛下放心!”
現在最頭疼的還是西北的問題。
吞併了夏國之後的後遺症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緩過來的,這樣的問題也正常,但也得想辦法解決。
目前能解決這問題的,還是隻有種師道了。
趙桓心中有些擔憂,种師道畢竟已經古稀之年,在朝為官尚可,去邊塞,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宗澤也老了,他現在缺的是正值壯年的元帥!
徐處仁從延福宮離開後,便跑到了軍督府找种師道喝茶,將心中的擔憂也說了出來。
第二日,种師道便去找趙桓,請願到西北。
趙桓堅決否定了他的請求,但种師道堅決自己的請求,最後皇帝被迫無奈,頒佈了調令。
元帥親自去西北坐鎮,但西南依然是張浚在經略。
他昨日剛剛拜見完越王趙子崧和魏王趙叔向,並且各自調集了一萬兵馬,今日護送趙子崧和趙叔向前往各自的封土。
所謂的封土就是占城和真臘影響的地盤,劃一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