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秋風吹得東京城滿天落葉。
最近東京城有一個熱鬧的現象,那個起初引得很大爭議的李氏布行,生意已經越做越大了,在東京城開了十五家分鋪。
宋代的東西講究的是精美,哪怕是平民穿的布衣,那做工也是有模有樣的。
但這李氏布行就不同了,李氏布行的衣服的做工沒有手工的看起來有質感。
在最初的時候,被不少人詬病,甚至在那些說故事的人口中,被說成失敗品,只有最窮的人才去買,甚至窮人也不會去。
但才過去幾個月,這話就再也沒有人敢說了。
憑著一件40文的價格,將所有布行的生意都拉下來了,若不是李氏布行一直缺貨,其他布行的生意早就倒閉了,或者被迫放棄平民生意,專做絲綢和貴族的生意。
東京城的商人們最近一段時間都睡不著覺,因為他們感受到世界變化太快了。
或者說變化太詭異了,完全不按照常理來變的。
因為低價便宜,李氏布行的衣服越賣越好,尤其是秋天來了,天氣轉涼,有人一次買好幾件穿上。
這些買衣服的人中,也不缺家裡不缺錢的。
畢竟便宜,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一般人,還沒有富到對錢無所謂的地步。
這一時間,東京城有不少商人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經商之道。
最近,中秋節快到了,皇宮裡的大廚們正在忙著做月餅。
宋代的糕點非常精緻典雅,後世的日本繼承了宋代的這一優點。
東京城的各大糕點店也開始忙活,一些新開張的酒樓,也是人頭攢動。
糧價的穩定,也讓人心暫時穩定。
但有部分人卻心情並不穩定,在東京城一片繁華的背後,糧食供給其實是非常緊張的。
在西南方,有規模龐大的運輸隊,正在日以夜繼的從交州搬運糧食,有的走陸路,有的走水路。
從交州路經略使張浚的奏疏來看,交州的糧食,也只能勉強維持了。
這一段時間,交州的百姓,像是不知疲倦一樣在田地裡忙活。
隨著糧食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交子向西南流去,交子在交州的使用量暴增。
趙鼎的金融賬目上,開始出現下沉,這意味著朝廷可以開始印錢了!
當一切都在按照皇帝定下的規則,在皇帝的戰略軌道上執行的時候,皇帝本人卻在觀稼殿,看著那些長出來了的紅薯葉,露出老農一樣憨厚的笑容。
這些天,可把趙桓急壞了。
他就像一個等待放寒暑假的學生,每天倒數,終於,在九月八日這一天,他的紅薯成熟了。
他迫不及待開始在後院生火,然後親手將紅薯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