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科學院和軍器監,是皇帝心頭寶。
這位皇帝對工事與格物充滿了一種近乎偏執的狂熱喜愛。
不怪科學院和軍器監,就只能讓政事堂來背鍋。
但是也不能太委屈了宰相們,就只能藉由一項嘴賤的何也來說出皇帝的心聲。
弄明白皇帝心思的劉彥宗,不由得在心裡感慨:這個皇帝心機太特麼深了!
皇帝不說話了,他目光灼灼看著下面的大臣們,似乎等著看互撕的好戲。
但眼看大家都停了,明顯政事堂的幾個人不願意得罪皇帝的心頭寶,徐處仁和唐恪都低著頭,一副打算讓秦檜頂上去的架勢。
秦檜醞釀了一下,心裡在想:老子明明是皇帝派到政事堂給徐處仁和唐恪找麻煩的,怎麼突然變成了和他倆一窩了?
皇帝見都不願意說,便問道:“唐恪,你說說原因!”
唐恪原本指望秦檜說的,沒想到自己被皇帝點了名,顯然皇帝就是要他來撕科學院的無疑了!
唐恪只好硬著頭皮道:“陛下,工部的確沒有收到過科學院任何圖紙藍本。”
“一定要收到科學院的圖紙藍本此事才能加進度?”趙桓一副很嚴厲地斥責的樣子,“增加人手是否可行?”
“陛下!臣斗膽,人手已經達到飽和,再增加人手,不但不會加快速度,反而會出現臃腫,降低速度,唯一能做的是改良裝置!所以,臣以為,罪不在臣等!”
眼看皇帝逼唐恪開撕了,徐處仁不說話就太不給皇帝面子了。
他說:“陛下,若是在現在的條件下改良模具,水泥鋪設速度將大大提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韓公廉連忙出列:“陛下,模具已經調整過兩次!”
陳規也道:“陛下,鋪設水泥路的模具臣已經調整過兩次!”
徐處仁道:“先後兩次,與第一次並無不同,根本無甚用處!”
陳規一時間面紅耳赤,他道:“徐相公,按照大宋軍器嚴格規制標準,兩次改良,都明顯提升了質地!”
“但對速度的提升並無任何作用。”唐恪接過話來,“我來給你算一筆賬,就拿此次京東路洪災來說,在三個月之內,江陵府一共向京東路運輸、售賣三萬石糧食,交易錢數達六萬貫,此乃運輸之極限。若是江陵府與大名府之間的水泥路在今年一月竣工,這個數目將會翻兩倍!達到十二萬石!”
“當然,受災區並不需要那麼多糧食,但足以平攤到整個河北路和河東路,解決那裡的糧食急缺問題。”
渾然不顧韓公廉面色難看,唐恪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情繼續道:“十二萬石,三萬石,足足差了九萬石,按照每一石二貫錢來核算,十八萬貫的交易,利潤按照六成核算,尚有九萬貫,九千萬文!”
“按照大宋最新的商貿稅法,超過1萬貫,按照百抽二十來繳稅!”
“朝廷在此事上的稅收,差了一萬八千貫!”宋代一貫約等於465元)
唐恪嘴角翹起一絲得意的笑容,不愧是商部的老大,算起賬來快要趕上三司使周朝了。
不等韓公廉說話,唐恪繼續道:“這還僅僅是糧食交易,還並未算入絲綢、布料、鹽鐵、香料等等交易。”
做過生意的人都有一個體會,有些事不算賬還好,賬目一算下來,能把自己都嚇一跳。
現在唐恪在朝堂上給大家算賬,這不算尚好,一算真是讓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涼氣,連唐恪自己都暗暗心驚。
趙桓更是心裡在滴血,因為工期緩慢,造成的損失,的確是太可惜了。
難怪在後世,美國在崛起的時候,是全國大量鋪設鐵軌的時候,交通對一個國家的戰略崛起實在太重要了。
同樣如此的也有20世紀的日本,日本國內交通規劃到了極致,在之前的工業基礎上迅速崛起成當時僅次於美國的大國,也是有原因的。
而21世紀的中國也是同樣如此,經濟騰飛的那些年,是國內高鐵、飛機和高速公路強勢崛起的時候。
一想到現在大宋落後的交通設施,趙桓就有些著急。
他何曾不知這幾年的水泥路鋪設速度非常緩慢的原因是受到技術的限制?
但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