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國家,在大化革新之前,國內一片散沙,沒有制度,沒有律法,更沒有教化。
唐朝的時候,日本國內效仿唐朝進行了整體改革,才有了現在的日本。
自此之後,日本奉中土為天朝上國。
在日本人的概念中,中土物華天寶,廣闊無邊,長安城和神都洛陽更是彷彿天神居住的地方。
對天朝的嚮往,深入每一個日本貴族心中。
至於那些窮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事實上,日本人對大唐是跪舔,對大宋則是狂熱的跪舔。
早在幾百年前,日本國的權力中樞就推行閉關鎖國,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非常排斥。
例如,日本堅決反對與高麗的來往。
對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施行了閉關之策。
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對華夏!
其實,在日本,明面上寫的規矩是對一切國家一視同仁。
但他們架不住大宋的東西好啊!
宋朝商人可是中國古代最會做生意的一群商人,在趙宋的鼓勵下,他們為了追逐資本,腦子轉得飛快。
你小日本採取閉關之策沒關係,我多跟你的天皇啊,權臣啊,什麼的,送送禮。
若是高麗國的商人送禮,日本國的那些達官貴胄是瞧都不瞧一眼。
意思就是,我雖然也窮,但比你強!
但是對大宋的東西就完全不一樣了。
就說日本歷代天皇的傳家之寶是什麼?
是當年大唐傳過來的東西!
在遣唐使們的描述下,那片浩瀚無垠的神州大地上,隨便一件東西,都比日本國內最名貴的還要高貴。
從唐朝開始,貴族們就對華夏的一切瘋狂熱愛,甚至包括漢字。
所以,大宋的商人們,給日本國權臣們送茶葉,送絲綢,很容易就可以將那扇門開啟。
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權臣藤原道長當年就收了大宋商人諸多好處,對大宋商人的走私,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日本舉國上下對走私都預設了。
當然,只是對大宋商人走私貨物到日過預設,高麗的還是不行的。
這種預設程度有多高呢?
日本為此專門設定了一個叫做大宰府的衙署,和大宋的市舶司一個性質,古代的海關。
這個大宰府就是專門接待大宋商人的。
但是,趙桓卻得知,這個衙署在兩個月前,被撤銷了,日本國以後都不會再有這個衙署了。
按照大宋與日本國做生意的那套走私邏輯,上自天皇,下至一般貴族,甚至武士,都對大宋的東西狂熱無比,怎麼會突然之間不要了呢?
原來是鳥羽天皇死了,兒子崇德天皇開始清洗父親和祖父的派系。
崇德的父親鳥羽天皇和曾祖父白河法皇都是親宋派。
但到了崇德天皇掌權後,出於政治上的目的,開始那大宋和日本的商貿來做文章。
當然,事情遠遠沒有表面這麼簡單。
如果趙桓不派人去調查,就差點以為崇德那個腦子抽筋的小屁孩真的瘋了,膽敢挑戰他這個天子的權威。
而派人去調查後,趙桓可以肯定的是,崇德那小屁孩是腦子還沒有發育齊全,被人唆使了。
被誰?
申屠信那個狗日的!
看了送回來的彙報,趙桓不停搖頭。
這大宋人才是真的多啊,就說這申屠信,在東南攪動風浪後,又跑到日本,才短短兩年多時間,竟然就打入日本高層了,成了天皇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