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想法很美好,打下交趾,將那裡變成糧倉,但誰知道這場仗要打多久?
神宗朝大宋三十萬大軍有一半在那裡染上了疾病,最終不得不撤兵。
本朝再這樣打下去,肯定也和神宗朝一個結果。
在管財務的人看來,送那麼多士兵上戰場,每一個士兵都是燒錢的玩意兒,不僅僅上戰場要燒錢,生病了送回來一樣要少一大筆錢。
如此這般,最後糧價只會越漲越高,他這個三司使也就該掉腦袋了。
與其那樣,不如現在就跟皇帝說出來。
趙桓當然也知道周朝的壓力,因為趙桓每個月也都看賬上的數額,他這個皇帝看得都是膽戰心驚,別說周朝了。
但要趙桓撤兵是絕對不可能的,交趾那個地方以後都不許再獨立出去,趙桓要讓那裡成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誰敢將土地分割出去,誰就該去死!
不僅如此,還要被記載入華夏史冊,成為千古罪人!
徐處仁也站出來道:“陛下,臣亦以為當撤兵了,切不可為了交趾小國,而傷了黎民百姓。”
接下來,更多大臣站出來,請求趙桓撤兵。
按照之前說的,大臣們的確是支援趙桓攻打交趾的。
但這時間一長,各種矛盾就出來了。
其中最為尖銳的是糧價的矛盾。
大宋原本已經存在很尖銳的通貨膨脹,但現在皇帝不但不收斂軍費,還不斷增加。
這就以為著要耗更多的糧食到軍隊,糧食的總量就那麼多,且因為南方和中原動盪,減了產,更是雪上加霜了。
大臣們這段時間左思右想,覺得不妥,這交趾不能再打下去了。
否則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民間不少商人已經私下屯糧,就是看準了皇帝愛打仗,到時候高價將糧食賣過來。
這樣民間餓死的人會更多,一旦這是壓不住,到時候皇帝大發雷霆,宰相們必然遭殃。
所以,現在周朝和徐處仁也是被逼到了絕境上了,壯著膽子就站出來。
按照慣例,這個時候劉彥宗、何也等人該出來懟人了。
實際上,他們也做好了出來懟人的準備了。
必須將皇帝的意志貫徹到底。
但是朝堂外突然傳來一陣馬的嘶鳴。
群臣頓時大驚,這是誰如此大的膽子,騎馬闖入皇宮,且騎到朝堂前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可是有造反的嫌疑,是誅九族的大罪!
但接下來,外面就傳來傳令兵的聲音:“報!大捷!岳飛軍擊潰五萬交趾主力,渡過富良江,又聯合真臘、占城軍隊,擊潰交趾十萬大軍,現已兵臨升龍城下!”
傳令兵的聲音迴響在朝堂上,所有大臣都驚呆住了。
已經兵臨升龍城下了?
才出兵不到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