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 第173章 大宋新軍制

第173章 大宋新軍制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魏傷 我在三國做山賊 新唐萬歲爺 日月江山永為明 狼食 武器狂想曲 黑三國演義 抗戰從瞄準開始 大楚烈帝 我,傭兵之王 帶個作者去見武則天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庫洛牌的魔法使) 三國之太史子義 軒轅黃帝和嫘祖蠶神 袁術天下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北宋的官制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混亂、最讓人難以琢磨的一套官制系統。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和開國之初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

當然,也和讀書人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喜歡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是分不開的。

文官其然,軍官亦然。

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安史之亂後,藩鎮做大,時刻威脅中央皇權。

即便是唐朝滅亡,也為能解決藩鎮問題。

反而唐朝因藩鎮而亡,唐朝滅亡後,華夏戰亂不斷,各節度使已經不滿足節度使的稱號,乾脆開始稱王稱帝。

皇帝輪流做,武將奪權,弒君殺父,輪播上演。

郭榮死後,趙匡胤黃袍加身。

鑑於這種混亂局面,便開始採用一系列手段來弱化節度使的權力。

主要是先派自己的心腹大將去接任地方節度使,但這樣還不夠,自己在世的時候,還能壓住這些心腹大將,哪天自己歸田了,這些心腹大將掌管一方軍政,豈不是又要上演藩鎮格局?

所以趙匡胤便採取了強幹弱枝的政策。

什麼是強幹弱枝?

後世許多人都指責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自廢武功,不知道最先對杯酒釋兵權有這樣的評價的是哪個腦殘史學家,反正毒害了後世一大票鍵盤俠。

強幹弱枝的國策並非是虛弱北宋的軍事力量,是為了保衛中央皇權。

即從地方節度使的軍隊裡挑選最精銳的部隊,編入禁軍之中。

再從軍政上,將最優良的戰備給到中央禁軍,削弱地方廂軍的力量。

實際上,在開國之初,治國的確開始用文人。

但太祖時代,名將如雲,也從未說武將不能為相的。

例如曹彬,就做了樞密使,並且並未被文臣排擠。

只是太宗朝的雍熙北伐,將大宋的軍隊精銳賠了個精光,武將集團從此以後,就被打斷了腿,在文臣們面前抬不起來了。

可以說弱宋此後的局面,皆是趙二此人一手造成!

雍熙北伐之後,文人士大夫集團才真正開始在北宋的朝堂之上崛起。

便開始想各種辦法忽悠趙二來搞各種臃腫的官僚體系,總之,就只有一個目的:全力優待文官,全力遏制武將!

如何遏制武將?

首先從精神上開始洗腦!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當兵的是下等人!

其次從軍隊職位上開始削弱,弄出一大堆的相互掣肘,相互制約,不明所以的軍隊官職、頭銜。

文人掌兵都有一個特點:不要這麼不近人情嘛,大家都不容易,他只是觸犯了軍規而已,罵一頓就好了,或者貶謫他,或者開除他,打他多粗魯啊,什麼?要殺?不行不行,絕對不能殺……

軍紀便由此徹底崩壞!

所謂慈不掌兵,從宋朝文人開始,成了反面笑話。

站在趙桓的角度來看,軍法要明確,大宋必須成立自己的軍事法庭,代皇帝執掌軍隊軍紀,軍法無情,無不可有任何例外!

該殺的多活一分鐘都是在犯罪!

按照皇帝去年提出的軍制戰略,大宋分出了五個大的戰區:燕雲戰區、西北戰區、東南戰區、西南戰區,和中央京畿戰區。

廢三衙,在五大戰區之上,設立帝國軍督府,有統領帝國軍隊之權,級別與東府政事堂,西府樞密院一樣,稱中府。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