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智如大海繁星,臣受教了。”
趙桓裝完逼就走,什麼智如大海繁星,一個簡單的拍賣而已,古代沒有這種模式罷了,後世的一個小學生都知道。
當然,這些趙桓沒有跟唐恪說出來,不然還怎麼裝逼,顯得皇帝很牛逼呢?
唐恪將藝造局的正是開業定在一個月之後,屆時會有十餘件價值非常高的玉器和陶瓷拿出來展示,受到皇帝的啟發,他打算搞一個拍賣會,這便向東京城富豪發請帖。
從藝造局回來,趙桓心情有些惴惴不安,這大宋的小家子氣息還是太濃烈了,在這種氣氛下教育出來的下一代,必然也各個是矯揉造作的東西。
他便將石子明叫來,石子明匆匆忙忙進宮,向皇帝彙報了學校建設的進度。
趙桓道:“朕有一事要交給你去辦。”
“請陛下明示。”
“給朕將這篇文章登到邸報上,並且下發到大宋現有的各個私塾。”
趙桓回想了一下,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四海,則國勝於四海;少年雄於八荒,則國雄於八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趙桓念下來,念得石子明熱血沸騰,頓感豪氣衝雲霄。
“臣立刻去辦!”
趙桓又道:“將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鐫刻在翰林院的門口,此為翰林院開設學院之宗旨!”
“遵旨!”
石子明離開後,趙桓心中道:還好記得梁啟超這段文章。
趙桓心中打定,如此以來,在編排教科書的時候,石子明也是有了大的方向做指引了。
便在趙桓關心教育的時候,劉彥宗求見,他向趙桓呈遞了一份彙報,是關於京東路所有的納稅的調查,這份調查是由青州案引發的。
新政在京畿路,天子腳下強力執行,但隔壁的京東路卻出現了青州案這樣的情況,已經說明政事堂的政令出不來京畿。
青州案只是中原新政的一個縮影,趙桓可以想象得到其他地方是怎樣的,他的新政就如同漂浮在天空的白雲,看得見,卻落不下來。
而劉彥宗給的這份京東路的調查彙報,已經用實際資料證明了他的猜想。
即便是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是皇帝的怒火依然爆發了出來。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