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查抄是查抄了,但孔府查抄完了就完事了嗎?
這一次的孔府事件波及甚廣,處理得稍微不當,便是麻煩不斷。
以下有這樣幾個問題急需要去解決:
一是大宋邸報批判孔府犯罪,被儒生們打砸,大宋邸報的可信度在民間受到了挑戰,有儒生指責大宋邸報已經被石子明控制。
二是被打砸的大宋邸報報社現在無法正常運轉,京師要釋出出去的資訊受到了嚴重阻礙。
三是儒生們被扔進了牢獄,後續該如何處理,這一次參與打砸的儒生人數高達五萬之多,這樣的人數都可以組成一支龐大的軍隊了。這些人都是大宋的知識分子,用後世的話來說,都是精英人才。
關於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徐處仁向趙桓謹言,可以在大宋商行下成立一個京師快報,由政事堂認領,對外發布公函。
為了得到皇帝的同意,他還進一步闡明瞭京師快報的意義,說京師快報的主要職責是專門對外公佈東京所發生的事件,其他地方一律不干涉,這就和可以登載全國事件的大宋邸報區分開了。
其實政事堂當然想幹涉全國輿論,但他孃的皇帝搞的大宋邸報已經在前面佔了先機,現在政事堂想往自己手裡再那點輿論主動權回來,只好退而求其次了,而且這一次的孔府事件,正是機會。
趙桓思忖片刻,倒覺得徐處仁這個提議可行,不僅僅是解決了眼下的問題,也算是給大宋邸報找了半個制衡的對手,反正不管是翰林院的還是政事堂的,都是他趙桓的。
於是這事立刻就去辦了,以前政事堂的辦事效率非常低,一件小事都要磨蹭半天,但現在有了翰林院做對手,還有皇帝空前的壓任務,相公們各個像打了雞血,整個東府都像瘋了一樣。
京師快報的地址都沒有定,便先臨時從政事堂出了一版出來了,開始大量印刷,與此同時,官文被快馬加鞭送到各地,在各州縣開始瘋狂印刷,以政事堂京師快報的名義對外售賣。
就這樣,趙桓又透過京師快報賣了一筆好訂閱,真是羨慕死後世起點那些撲街作者了。
這京師快報在賣之前,大肆宣傳自己的來頭,便是由東府政事堂主辦,絕對的官方權威。
京師快報一出,真是舉國譁然,人們這才不得不相信大宋邸報那一版加長版登載的關於孔府的罪狀全部都是真的。
一時間滿大街的讀書人捶胸頓足,哭天喊地,如同死了爹孃一樣。
有的人甚至精神錯亂,開始焚燒家中的儒家經典,還有的跳河自盡,只覺得從小所學都成了笑話。
當然,還有心態良好的,非常贊同京師快報上說的孔府與孔夫子之間的關係,後人不肖,出了這麼些混賬東西,非聖人學術問題,而是這群孔府敗類仗著手裡的權勢敗壞聖人名聲,理當廢除,當今天子聖明,將孔夫子請入了英靈殿。
這下民間對於大宋邸報的抵制迅速減弱,各地的邸報也陸續開始恢復正常。
擺在趙桓面前的還有另一件事,五萬多儒生如何處置?
法不責眾,就這麼算了?
這顯然不是趙桓的風格,儒生膽敢打砸皇帝的東西,便是跟皇帝對著幹,若是就這麼算了,以後皇帝要推行的一系列新政,遇到了類似的阻力,難道也算了?
劉彥宗非常清楚皇帝的想法,秦檜也非常清楚皇帝的想法,石子明也非常明白皇帝是怎麼想的,兩府的相公自然也都知道皇帝的心情,若是不給出一個交代來,這件事恐怕要往最壞的方向去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