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明示。”
“去年,童貫的率二十萬大軍攻遼,遼守軍不過三萬,為何會大敗而歸?然金軍不到一萬人,到了燕京,遼軍竟然不戰自潰,莫非不到一萬人的金軍能敵得過我大宋二十萬大軍?這又是為何?朕實在想不通!此番前去解太原之圍,那完顏宗翰有近六萬大軍,若是這樣算下來,我大宋豈不是要出動兩百萬大軍才有勝的可能?朕沒有別的意思,朕就想聽聽各位對此事的看法。”
李綱道:“陛下,童貫的二十萬大軍攻遼失敗還在於童貫任人唯親,賞罰不明,自己本身也未盡到統帥的責任!”
姚平仲也道:“陛下,童貫治軍不嚴,公私不分,致使軍中將士怨氣久已!”
姚平仲當時還在陝西的時候,童貫任陝西宣撫使,兩人便有矛盾,現在提到童貫,姚平仲自然沒有好話。
趙桓點了點頭道:“朕還有一個問題,本朝開國之初,楊業楊公乃是北漢一員大將,太宗發遼,主力打敗,北邊吃緊,楊公以一己之力穩住了北邊局面,但為何楊公卻在第二次北伐戰爭中戰死沙場?”
种師道道:“此乃監軍王詵威逼所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桓道:“那如此看來,兵敗責任皆在於將帥不和,各有心思,貪圖立功乎?”
群臣這才知道皇帝是在以問問題的方式來指出問題,皆跪拜道:“陛下,臣等不敢有私心,皆為聖天子分憂!”
“都快快免禮,朕並未責怪誰,在場諸卿皆是朕的肱股之臣,社稷脊樑,朕只是在與諸卿探討問題而已!”
群臣皆站起,趙桓繼續道:“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朕看來,這人和才是至關重要的。”
“天子聖明!”
“所以,朕決定親征!”
皇帝此言一出,群臣皆微微一怔。
少宰汪伯彥連忙道:“陛下,河北兇險,臣不欲陛下以身涉險。”
“卿多慮,河北與河東之地,受金賊踐踏,百姓罹難,朕每每想起皆心痛不已,再則前方戰線如今受到金賊衝擊,我軍士氣必然受損,朕此時不去,怕是有更多的將士絕望!”
“天子乃社稷之根,陛下!”
李綱道:“天子聖明,此時的河北與河東的確需要天子親臨!”
汪伯彥大罵李綱:“李相公,你欲居天子以險地,居心何在!”
“汪少宰,國難當頭,全體軍民皆在奮戰,爾可記得檀淵之盟真宗皇帝北臨黃河乎?”
“你……”
种師道亦道:“天子能親臨河北之地,社稷之福,河北軍民定會奮勇殺敵,擊退金賊!”
趙桓點頭:“好,命朱皇后監國,樞密使李綱與少宰汪伯彥輔助之!”
“臣遵旨!”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