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板著臉道:“說重點。”
“罪臣該死!陛下,金賊孤軍深入,必然後援無法跟上,陛下只需要堅壁清野,不出兩個月,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必然退兵!只是……”
“只是什麼?”
“金賊兇猛,只是就看陛下的兵馬能否堅持兩個月了。”
劉彥宗的質疑不無道理,大宋的軍隊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弱,是一個草原民族就能把大宋的軍隊摁在地上來回摩擦,連反抗都不帶的。
趙桓心裡也是沒底啊,你讓他在朝堂上砍幾個文臣他倒是挺麻利,你讓他指揮皇城司去搞情報,也是一把好手,但這外面的軍隊,沃日,他才穿越過來不久好吧,連種師道那些人面都還沒有見到。
最多讓人有點信心的是被委派到了磁州的宗澤。
趙桓此刻才感受到,他對軍隊的掌控其實非常薄弱,這事得好好抓一抓,按照歷史的走向,种師道和姚平仲的勤王已經快到了,便從此開始。
李綱聽了劉彥宗的話,自我沉迷地說道:“我大宋百萬將士皆視死如歸,定讓他完顏小賊有來無回!”
劉彥宗不由得冷笑,李綱這廝頗有吏才,對軍事卻是一竅不通,打仗如果僅憑視死如歸就能打贏算見了鬼了!更何況金賊南下,你大宋的某些降臨,比兔子跑得還快!不然完顏宗望如何能一口氣越過黃河?
“劉彥宗,朕先留著你的狗命,讓你看看朕是怎麼玩死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的!”
離開了監獄,趙桓問李綱道:“李卿,你認為是把劉彥宗的腦袋砍下來掛在城門口,還是將鑄成銅像跪在大庭廣眾之下?”
李綱微微一怔,連忙道:“陛下,劉彥宗方才所言極有道理,他本就生在遼國,並他願意效忠前遼,那裡有很多漢人,若是漢人們都意氣用事不做官了,契丹或者女真人對吏治的簡陋怕是要讓很多漢人吃盡苦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卿的意思?”
“劉彥宗這人雖然效忠了敵國,但頗有些才能,若是陛下能收服他,也可以為陛下所用。”
趙桓不禁又對李綱刮目相看了,他以為李綱是直脾氣,肯定會贊同殺掉劉彥宗,沒想到居然說出了這番話來,看來直脾氣的人和腦子只會發熱的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趙桓想了想,如劉彥宗這樣效忠遼國和金國的人還有很多,嚴格來說,造成劉彥宗這樣局面的是大宋,若不是宋朝羸弱,遲遲無法收復燕雲之地,那裡的漢民又何故會如劉彥宗這般呢?
這種情況,與郭藥師、董才那種臨陣投降是有本質區別的,朕還是要將其分開,不然就和後世那些腦子上整天頂著火爐的鍵盤俠有啥區別?
見完了劉彥宗,趙桓又跑去見耿南仲。
對耿南仲,趙桓是沒有半點憐惜,他是那一個趙桓的老師,又不是朕的老師,朕殺他如切白菜!
“罪臣叩見天子萬安!”
“耿南仲,你告訴朕,為何你們一定要與金賊議和!為何!”年輕的皇帝憤怒道,“朕也不想殺人!朕還有很多事需要你們去做!朕有比秦皇漢武還有高遠的志向!但你們卻是總在逼著朕舉起屠刀!朕告訴你們,朕是不會心慈手軟的!朕最多是因為朕的人才不思進取,被朕砍了,朕覺得惋惜罷了!但是這種惋惜朕一個人消化便是!”
“陛下,老臣有罪,老臣不才,神宗皇帝元豐五年,老臣進士及第,從此能忠君報國,老臣初入官場,大宋雖正經歷王文公之變法革新,雖說朝堂黨爭不斷,然朝堂諸公皆言大義,大宋雖未能如漢唐般強盛起來,但百姓生活卻也過得富足。然自經歷先皇帝一朝之後,朝野渾濁,民政凋敝,方臘、宋江等被逼反,民怨沸騰,軍備廢弛,這樣的大宋如何又能與金賊決戰?”
“耿南仲,你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朕差點就被你給框進去了。朕且問你,那東京城頭的百姓皆言血戰到底,怎到了你等讀聖賢書的百官,卻各個要苟且議和了呢?莫非你不知道,李綱在這個階段,是不可或缺的?你故意離間朕與李綱,也是為國為君?朕真的很厭惡你們這幫大義凜然卻盡幹害人之事無恥的嘴臉!”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