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砍了四個宰相,還有三個汙點最大的,一個粱師成,一個朱勔,一個李彥,皇帝這是怪罪他沒有彈劾這三位。
皇帝心中自然早有數,哪些人要砍,已經明擺著了。
前朝有六個人與先皇帝走的是最近的,分別是蔡京、李彥、梁師成、朱勔、童貫和王甫,除掉李邦彥,今天皇帝一口氣砍了三個,還有三個卻安然無事。
何也明面上是彈劾了李邦彥、王甫等人,其實是徹底得罪了宋徽宗集團,他已經算是趙桓這邊的了,否則他死無葬身之地。
“你何罪之有?”
“回陛下,朱勔、李彥和梁師成禍亂朝綱,死罪,臣疏忽!”
趙桓也沒有在說什麼,何也雖然是御史,但腦袋卻是轉得非常快,他三兩句打發了何也,何也便立刻下去起草奏摺,這奏摺正是彈劾梁師成、李彥和朱勔的奏摺。
何也走後,皇帝並未安心入睡,內部還有最大的隱患,就是宋徽宗,他實在睡不著,趙佶必須儘快死。
但是,殺趙佶就不能像殺李邦彥他們一樣了。
李邦彥、蔡京等人的名聲早就在民間臭掉了,趙桓之所以敢這樣做,是他覺得殺了李邦彥他們,民間只會認為他是聖君,至於朝堂上那些士大夫,就讓他們先去罵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朕將外敵先趕到北方,再關起門來好好收拾你們這幫腐儒!
他知道腐儒力量強大,接下來他將會與整個大宋的仕人集團做對抗,這裡面誰都不能過分仰仗,即便是現在的李綱,他也是仕子。
不過現在形勢所迫,他不能表現出對李綱等人半點忌憚和懷疑,必須全力信任,這是他不願意的,卻是必須的手段!
上午,趙桓在御書房稍息片刻。
但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王奎安,李昌元在何處?”
“回陛下,自昨日起,臣便未見過李中官。”
趙桓面無變化,內心卻瞭然,李昌元怕是早已去了趙佶那邊,否則為何自己登基至現在,也未見李昌元?
李昌元掌冰井務,下面有兩千多手段狠辣的皇城司衛,無疑是最大的禍端。
“謝大海,朕讓你安排的人手你可都曾安排好?”
“回稟陛下,卑職都已經安排妥當!”
趙桓心中還是不放心,畢竟他剛穿越過來,今早又殺了四個宰相,現在形勢非常緊張。
“王奎安,朕命你來接管冰井務,你敢不敢?”
王奎安一聽,連忙跪在地上:“陛下,微臣何德何能。”
“朕讓你接管你就接管!哪裡來的那麼多廢話!”
“遵旨!”
王奎安表面不願意,但其實早就想插手入冰井務中了。
趙桓心中非常清楚,他之所以提拔王奎安,就是在告訴旁邊的謝大海,你丫好好幹!
同時,他也要做好對謝大海的防範工作,王奎安畢竟是內臣,一個太監能翻出多大浪花來?
那童貫都被封王了,掌管禁軍二十年,還不是被殺。
說到底,太監是被很多人厭惡的,太監自身沒有安全感,他們必須死命依附皇權,但是為了防止漢唐以來的宦官專權,宋朝已經在各方面做了權力掣肘的部署,根本就不用擔心太監能翻出浪花來。
“謝大海,朕欲擴充探事司,朕要整個大宋佈滿探事司衛!”
謝大海大喜,皇帝這果然是要重用皇城司,這以後的日子就更好過了。
即便是今天早朝,他謝大海殺了蔡京,現在不也沒什麼嗎?有天子做靠山,就是不一樣啊!
皇帝親軍!全國部署!
聽起來好拉風有木有!
“臣定當為陛下排憂解難,萬死不辭!”
焦慮不安的趙桓,急匆匆帶著謝大海向趙佶的宮殿去了。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