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不知內情,華香璩最是清楚不過。明宗皇帝此番必死無疑。
華香璩暗道何迢迢的藥終於起了效果,面上還得裝出悲傷神情。
他不是頭一次來芳華宮,可卻是頭一次覺得自己是這裡的主人。只要明宗皇帝嚥了氣,他就能登基為帝,到那時整個東谷都是他的。
華香璩意得志滿,抬眼瞟向滿面焦慮的魚灼灼。
服用了天彌女秘藥的魚灼灼,果真比從前妍麗秀美。尤其此時她眉梢眼角浮露出的些微愁緒,給她平添了我見猶憐的嬌弱與柔媚。
華香璩看的正出身,明宗皇帝驟然張開雙眼,喉間發出咯咯的聲響。
御醫立刻圍攏過來,搭上明宗皇帝的手腕。
明宗皇帝緩了緩神兒,曉得自己是在病中。他只覺得四肢無力,甚至連手指都動彈不得。
御醫診過脈,曉得明宗皇帝這是迴光返照,用不了多久就要西歸。
有人去向皇后娘娘回稟。
華香璩接過丁內侍捧來的茶盞,柔聲問明宗皇帝,“父親,口渴嗎?喝點水好不好?”
現在正是他展現孝義的時候,華香璩做足了功夫。
明宗皇帝發不出聲音,吐了口濁氣當是應允。
華香璩舀起一匙溫水,放到明宗皇帝唇畔,“父親慢點喝,小心嗆到。”
明宗皇帝吞嚥困難,太半都流到腮邊。華香璩趕緊放下銀匙,為他擦拭。
旁人看來,華香璩服侍的盡心盡力。
華香璩心裡巴不得明宗皇帝早些嚥氣,他才不耐煩做戲。
明宗皇帝又喝了兩匙水,便合上眼簾,似是累極了。
御醫看到這情形,紛紛無奈搖頭。
華香璩一直陪伴在明宗皇帝身畔,到了三更時分,明宗皇帝駕崩。
宮裡的人忙著治喪,秦王府也是一個不眠夜。
秦王矗立窗前,遙望皇宮方向,喃喃道:“華香璩登基,東谷必定要亂。”
謝綰身著寢衣,長髮披散,款步來到秦王背後,柔聲道:“於百姓而言,此非幸事,於我們而言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秦王轉回身,攬住謝綰腰肢,眉宇間愁緒不散。
“高先生去到吐蕃,玉姝遠在南齊,他二人皆不在我身邊,終歸有些忐忑。”雖則玉姝的命數被天彌女更改,可秦王相信以她才能,必會成為他的一大助力。
“且看看是何環境再做決定不遲。若依高先生所言,玉姝兩年後回來正好。”謝綰倚在秦王肩頭,傾聽他堅實有力的心跳聲,覺得十分踏實。
秦王色容一滯。
他不能將實話訴與謝綰知道,徒增她憂慮,便道:“說的也是,待到天光,我就給玉姝寫封信去,也好叫她心中有數。”
秦王真正擔心的是西陳趁東谷國喪,舉兵來犯。到那時,以華香璩的好大喜功必然大興戰事。
七日後,玉姝收到了秦王的信。
東谷發生這樣大的變故,令得玉姝始料未及。明宗駕崩,華香璩繼位必定要鬧出亂子。不說別個,單是西陳就有可能攻打東谷。戍守在滄水的衛瑫應該如何應對?她思量思量,帶著榮浩入了宮。
趙昇也收到密報,正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
不出意外的,楊相爺主戰。百里恪及百里忱兩兄弟堅決反對。
“趁東谷國喪,舉兵犯境,實非仁人所為。陛下初登大寶不久,理應讓百姓休養生息。更何況前些時候,京都遭逢旱災侵襲,此時徵召兵將,只會招致百姓不滿。”百里恪言之鑿鑿,一心為了趙昇著想。
趙昇認同百里恪的觀點,頜首道:“百里卿家所言甚是。”
百里恪說的這些道理,楊相爺豈能不知。他就是想渾水摸魚,趁亂做大。眼見趙昇跟百里恪一個鼻孔出氣,楊相爺氣悶的垂下手,不多言語。
君臣幾人達成一致,安太史在外求見。
安太史七日之前夜觀星象,便看出東谷方向有巨星隕落。因此得出明宗皇帝駕崩的結論。今天有密報佐證,由此,趙昇對安太史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