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眼睛不離密信,耳朵聽著楊相爺所言,不由得輕聲讚一句:“好一個查清源!”他看著看著,重重吐了口濁氣。
若然依照名冊拿辦,半個戶部就沒有了。勢必引起朝中人人自危的局面。如此一來,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攪的人心惶惶。
這……
難辦吶!
“陛下,要不要傳召查侍郎問話?”楊相爺私以為此事由查清源親自與皇帝陛下稟報最為穩妥,便適時向皇帝陛下建議。
皇帝陛下小心翼翼摺好密信,放在手邊,輕嘆一聲,說:“再等等吧。”
“陛下,等到何時呀?”楊相爺急了。
裴仁魁查出柳維風侵佔良田,入股賭坊可以等。但柳維風都快把那三大糧倉掏空了,皇帝陛下竟然還能沉得住氣?
皇帝陛下將密信遞給楊相爺,“你看看,戶部都快沒有乾淨人了。假若因此動了柳維風,誰知道這些人或者軍中那些人,為求自保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體?慢慢清除餘毒,才不至於損傷肌體呀!”
楊相爺默然。皇帝陛下說的也有道理。可是……
皇帝陛下目光瞟向一直緘口不言的百里恪,問他:“你怎麼看?”
“陛下,柳維風不傻也不呆,他了解您的心思,也知道您遲早都要把他連根拔起,拖的時候越久,他做的準備功夫越多。到那時節,柳維風會不會真的犯上作亂,誰也不好說。天曉得他將這三大糧倉的糧食偷運出去換錢還是……”百里恪瞟一眼楊相爺,又說:“還是為他舉事籌算?”
楊相爺忙不迭點頭附和:“對對。臣就這意思!”說著,笑望百里恪一眼。
百里恪從楊相爺這一眼裡看出三分認同、三分欣賞、三分親暱還有一分夤緣。百里恪心頭一凜。他自問跟老楊頭的交情沒超出同僚的程度。不對!連交情都談不上!不就是一塊幫謝九郎說了兩句話嗎?那也是不得已才跟他聯手,反正就這一錘子買賣!
百里恪不願跟楊相爺有任何瓜葛。他覺得楊相爺一會兒給謝九郎使絆兒,一會兒又為謝九郎抱屈,翻臉比翻書都快。跟這種人交往,至少得長八百多個心眼兒才能夠用。太累!
皇帝陛下聞聽百里恪所言,緊抿嘴唇不說話。他忖度片刻,又道:“柳維風還不至於犯糊塗。再則,你們一個兩個都盯著他,他也不敢。”
“陛下……”百里恪唯恐皇帝陛下掉以輕心,還想再勸。皇帝陛下向他擺擺手,道:“清明過後,我就下詔,冊封琉璃為太子。”
“陛下,如此一來,柳維風會不會狗急跳牆?!”百里恪堵在喉間的話終於說了出口。這個暢快!
由於之前,皇帝陛下只有襄王一位皇子。柳氏認定襄王必能承繼大業。哪成想,半路殺出個晉王。親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了,柳氏豈能心甘情願?!
現在,皇帝陛下又要對柳維風痛下殺手。柳氏可說是連遭打擊。柳媞在宮中也不順遂,所有一切加在一起,說不定就促成柳維風造反謀逆。
皇帝陛下見他倆都沒領會自己的用意,沉吟片刻,說道:“其實,我要的就是柳維風忍無可忍,作亂犯上!”
啊?
百里恪和寧廉對視一眼,霎時間沒能明白皇帝陛下因何會有這等念頭。
楊相爺腦子轉的快,他稍加忖量就明白了,立刻一挑大拇哥,讚道:“高!高啊!陛下,您這招真夠高明。只要柳維風舉事,就能將他嚴加懲辦,連同與他有牽連的大小官員,一個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