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九郎眉梢跳了跳。晉王說到珍稀孤本,令她回憶起幼時與祖父常常去往集賢殿翻找各種有趣的古籍,祖孫倆有時能在那裡消磨整個下晝,直到華燈初上,祖父牽著她的手,悠然的在宮中甬道漫步,就像民間百姓那樣,盡享天倫之樂。
想到祖父,謝九郎眼眶微微發酸,未免旁人察覺出異樣,她只能低低垂下頭,做出一副謙恭模樣。
晉王的建議極為得體,謝九郎這樣的世家子不同於小黃門與樂工,他不缺銀錢珠玉,皇帝的賞賜不過是錦上添花的玩意兒,說不定賜些珍本才能博他一笑。
趙旭頜首吩咐道:“好,田貞你帶謝九郎去集賢殿親自選取。只要謝郎君看得入眼的,統統拿走,就算把集賢殿搬空了也不打緊。”說著,呵呵呵笑了起來。
皇帝陛下龍顏大悅,其餘人等沒有理由不高興,紛紛扯起嘴角笑個不停。
晉王站起身,朗聲對趙旭說道:“兒願意同往。”
趙旭憐愛的望著晉王的瑩亮雙眸,“去吧,仔細著點兒。”他像是在擔憂外出玩耍的小童,細細囑託,唯恐晉王磕了碰了的。
襄王見他二人父慈子孝,難免羨妒。可也不能將心中所想宣諸於口,只得默默承受。
“琉璃,你乘肩輿或是轎輿都可。”臨了,趙旭不忘給晉王安排代步用具。
晉王笑逐顏開,“兒想行路,正好舒活舒活筋骨,好不好,父親?”早就過了撒嬌年紀的晉王,向皇帝陛下顯露出些微驕縱神態,卻絲毫不會令趙旭厭煩,反而心尖兒軟和,對晉王產生許多溺愛。
“好好,琉璃說好就好。”趙旭目光落在晉王身後的小田面龐,沉聲吩咐:“喚轎輿遠遠跟著,若是累了,也不至於等候。”
小田聞言躬身領命,下去調動。
謝九郎謝過趙旭,跟隨晉王向集賢殿方向走去。
田貞脊背佝僂著,在前面引路,一邊走,一邊彎起唇角,小聲提醒晉王,“王爺,您慢慢行,仔細腳下。”
“王爺,您若渴了累了,千萬告訴奴婢……”
晉王笑而頜首,“好的,有勞田內侍監。”
“哎喲喲,奴婢可不敢當,晉王喚奴婢田貞就是奴婢的造化了。”田貞與晉王打交道的時候不短。晉王一直都稱呼他田內侍監,從不直呼其名。
每次田貞都要像今日這樣說點謙遜客套話。
不過,晉王喚他“田內侍監”並沒有譏諷輕賤意味,僅僅是真心尊重田貞於皇宮中的職位。
晉王寬仁忠厚,比襄王不知強多少。田貞對待晉王愈發殷勤。
謝九郎從旁觀察晉王與田貞對答,細細揣度出他二人前因後果,以此得知宮中奴婢對晉王觀感。
因光明殿前盛事,宮人大多聚集到那裡服侍,來往穿梭的奴婢宮人見到晉王紛紛駐足,向他行禮。
晉王安之若素,微笑著與他們點頭示意,半點架子也無。
自來都是人心換人心。
小和尚非但不蠢不鈍,甚至比尋常人精細縝密。
晉王步速適中,很好的照顧到孱弱的謝九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