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姝擺擺手,“華先生言重了。我是在想吐蕃背鼓演奏方式獨特,又極具表現力,引入中原未嘗不是一樁美事。”
華存略微遲疑,沉聲問道:“謝郎君的意思是?”
“可以教授樂人演奏背鼓。將此推廣開來。先生以為如何?”
華存思量片刻,道:“背鼓對普通樂人來說太難。既要擅長舞蹈,又擅長音律。”說罷,不由得苦笑。這種人才必然不少,可人家根本不屑於習練吐蕃小國樂器。
“正因如此,才應從少年時期開始練習。”玉姝說這話的同時,已經做好全盤計劃。
窮苦人家的孩子都會想著學些手藝,安身立命,富裕的更不消說,吃穿不愁誰來遭這份罪呢?
“謝郎君,此事怕是做不成。”華存兜頭澆下一盆冷水,卻沒能澆熄玉姝的興致。
玉姝胸有成竹道:“循序漸進即可。”下巴指了指那面鼓,又說:“這個且留下。我估算著月餘功夫差不許多,下個月就能請先生聽曲觀舞,如何?”
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手都成問題,更遑論循序漸進。
華存眉梢跳了跳,這少年好大的口氣。
韓冰比華存瞭解謝九,知他言出必行。但又怕他勞心勞力,便好言相勸,“小友休要逞強,顧惜著身子才是正經。”言辭懇切,似是長輩對兒孫的關懷。
“不礙的,整日拘在府裡煩悶難當,正好找點事做。”玉姝擱下茶盞,輕撫鼓面,悠悠說道:“小國也有不少值得中原學習的好東西。這面鼓,亦是吐蕃百姓智慧與德性融匯而成。若有更多人欣賞,才不虧負這樣美妙的樂器。”
原來並非託大,而是秉承著惜物之心。華存沒想到謝九小小年紀就有此領悟,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擅用上天造化。小友當真是妙人!”韓冰拈鬚誇讚。
玉姝想起了喵喵喵的阿豹。
妙人?喵人?玉姝彎起唇角剛想大笑,便記起波若大師說她屬貓有九天命,這抹笑容硬是收了回去。
華存瞧他神情有異,以為他心裡沒底。想了想,說道:“月餘恐怕不夠,要不……”
“夠了,夠了。”玉姝正正顏色,“再晚,華先生恐怕趕不及去往吐蕃。”
華存一怔,“哦,今年來不及,就等明年嘛!赤祖德贊也說不急於一時。”拿起杯盞吃了一口,興味盎然的說:“謝郎君可以隨我同去吐蕃遊玩。赤祖德贊熱情好客,謝郎君與他必然投緣。”
玉姝搖搖頭,“華先生美意,我心領了。可惜,現在還不是時候,去不得呢。”
“是啊。小友孱羸不宜遠行,待調養好身子再去不遲。”韓冰也替玉姝推辭。
華存頜首言道:“待謝郎君身體康健,一定要去吐蕃走走看看,那裡風貌與中原迥異。藍天白雲,彷彿觸手可及,當真是令人心醉的美景。”
玉姝去不了,韓冰動了心,“先生若是不嫌累贅,可否帶我同往。”
“拙翁定是赤祖德讚的上賓。”說罷,仰首大笑。
華存唱歌一絕,作詩比不了韓冰,有他若同往,仰慕中原文化的赤祖德贊必然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