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學校。
土木走進教室,發現班裡的人全部都到了,現在可是離開課還有一段時間呢,但是全班除了土木竟然都在,也就是說土木是最後一個到的,這在平時土木雖然不是第一個到的怎麼也說是前幾,像今天這樣最晚一個到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土木走到自己經常坐的的位子,向身邊的路人甲問道:“今天你們到的還真是早啊,難道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嗎?”
路人甲神神秘秘的看著土木輕聲說道:”聽說今天會有上忍來學校教習,很多人來的這麼快就是想看看上忍而已。“
”就算今天上忍會來教習,也不用這麼早吧,畢竟上忍也不可能,這麼早過來的啊?“
路人甲”誰知道呢?“
結束路人甲的談話,土木開始整理起自己的資料,畢竟上忍來教習是難得的一次可以直接詢問一些問題的時間,雖然可能不會真的把一些重要的東西說出來,但是畢竟這也是土木第一次看到上忍。
雖然土木在木葉的這幾年也見慣了忍者,但是上忍和中忍都穿著忍者馬甲,誰知道那個是中忍哪個是上忍。
在等待的一段時間後,果然他們的老師水木走進教室,沒錯,你沒看錯,就是那個在鳴人畢業的時候,慫恿鳴人偷封印之書的那個水木。
剛進入學校知道是水木的時候還很詫異,因為在土木的認知中水木這個人可是個反派,但是在以學生的形態認識水木之後,土木也是發現了水木至少在教學生方面還是很不錯的。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最後要當反派,但是至少土木很多在修煉方面不太明白的地方問起水木,他都會一一進行解答。
跟著水木進來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未來第七班的老師,在木葉有著五歲畢業,六歲中忍,十三歲上忍,被稱為天才中的天才之稱的旗木卡卡西。
土木完全沒有想過來的人竟然是他,畢竟要說在動畫中看過的上忍,在木葉中也就那麼幾個,而其中人氣最高的,也是土木最想認識的就是卡卡西了。
“今天有卡卡西上忍來當咱們班的一天教習,如果有什麼要問的就可以找卡卡西上忍來問哦”說完水木轉頭看向卡卡西。
“我是今天擔任一天教習的卡卡西,如果有什麼在修行方面不明的地方可以來找我”
看著在講臺上教習的卡卡西,土木其實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查克拉控制修煉方面的,在實戰中與敵人對敵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一些其他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卻是無法透過語言描述能夠說得清的,所以其實土木現在非常想跟卡卡西對決一番,想要知道在於真正的上忍戰鬥時,自己到底差在哪裡,自己以前所模擬對決,以及假象戰鬥場面到底還有多少的不住。
其實有做過拳擊訓練的人應該知道,在拳擊練習早起除了鍛煉之外,為了能夠更快的掌握在雷臺上的節奏以及習慣雷臺上的戰鬥,新手多需要找人練習,以及透過假想敵的方式來鍛煉自己。
雖然土木不知道,這一方法在忍者世界適不適用,但是土木還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訓練,雖然他沒有太多的假想敵物件,導致這個訓練不是很成功。
但是卡卡西的出現讓水木看到了一個新的假想敵的出現,如果能讓卡卡西有小小的認真,摸一摸卡卡西的深淺,看一看上忍的強大,這也許對現階段的土木來說比起修煉更加的管用。
想到此在看著卡卡的土木的雙眼也是火熱起來。
也許是感覺得這種視線還是正好轉過頭來,土木與卡卡西的視線重疊起來。
看著土木的雙眼,卡卡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眼神讓他想起來那個一直找他決鬥的好友,想到此卡卡西決定給這個小鬼一個機會,“這位同學怎麼稱呼?”
土木完全沒有想到卡卡西會突然問自己的名字,雖然驚訝於卡卡西的突然發問,但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的土木沒有多想就大聲喊出了其心理話:“老師請跟我對決吧!”
土木剛說玩剛才還吵鬧的教室就是一靜,隨後卻爆發了巨大的驚呼聲,這驚呼聲更是傳到整個學校。
被這聲突然的對決宣言震驚的卡卡西看著土木火熱的雙眼,感到了無奈。這叫什麼事嗎,我就是問你個名字,你卻要跟我對決,難道我看起來就那麼不經打嗎?怎麼我說卡卡西也是上忍,在上忍中那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不敢說木葉第一上忍,但我也是在忍界有名號的好不好,俺也是響當當的複制忍者卡卡西啊,沒想到到學校做一天的教習就有人敢來找我對決了,是我卡卡西提不動刀了,還是你這小鬼內心膨脹了?
無奈的卡卡西看了看還在震驚的水木在看了看土木:“這位同學,是有什麼修煉上的疑惑嗎?”
這時候其實土木已經從剛開始激動中平靜了下來,除了暗暗地怪自己還不夠穩重外,土木也是想透過這次機會好好地將自己修煉中的疑惑以及自己在修煉的成果展示出來,以前在與同學的對決中,其實土木一直沒有盡過全力,因為不用土木盡力他們就已經倒下了,這讓土木一直無法確定自己的實力到底是什麼階段,就這樣土木在迷茫與茫然中修煉到現在,雖然知道在同齡中很強,但是到底有多強,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其實土木自己是完全不知道,而卡卡西的出現,讓土木有了一個確定自己位子的機會,也是檢驗自己修煉這麼久的成果展示,不僅展示給別人看,更是展示給自己看,因為只有充分的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修煉。
“卡卡西老師,我遇到的問題其實挺難用語言描述,我希望能夠在對戰中像你展示,希望老師能夠給一個客觀的評價!拜託了老師!”
。。。。。。。。。。。。。。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