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接過信,拍著胸脯保證:“陛下放心,臣一定把信送到盧植大人手中!”
沒過多久之後,劉辯寫的那封信就出現在了李忠的手中。
盧植看完信後,臉色凝重,不敢耽擱,立刻派人將蓋勳和皇甫嵩找來。
兩人得知來意後,沉默了許久。
蓋勳氣得滿臉通紅,雙手握拳,大罵道:“董卓這逆賊,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皇甫嵩也是一臉憤慨,但他比蓋勳冷靜一些,說道:“如今董卓勢大,手握重兵,我們若貿然反對,確實只會白白送命。”
“暫且答應下來,再從長計議。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百姓受苦,但也要儲存實力,尋找機會扳倒董卓。”
蓋勳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皇甫嵩說得在理,只能無奈地點點頭,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想辦法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次日,早朝。
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臣們一個個神色凝重,彷彿預感到今天會有大事發生。
董卓大搖大擺地走上朝堂,掃視一圈後,大聲宣佈:“諸位大臣,如今洛陽局勢危急,為了國家的安穩,我決定遷都長安。即日起,開始籌備遷都事宜。”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遷都?這怎麼行?洛陽可是我大漢的都城,怎能輕易放棄?”
“董卓這是要幹什麼?他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們不能答應,這會讓國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大臣們的反對聲此起彼伏,但董卓卻絲毫不在意。
他冷笑著看著眾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輕蔑。
皇甫嵩心中糾結了一番,最終還是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董公,如今局勢艱難,我深知自身能力有限,願意將手中兵力讓出,全力支援董公遷都之事。”
董卓聽後大喜,哈哈大笑道:“好!皇甫將軍深明大義,真是我大漢的棟樑之材!”
其他大臣見皇甫嵩都已妥協,心中雖有不滿,但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畢竟,在董卓的淫威之下,他們不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然而,董卓並沒有遵守他對劉辯的承諾。他利用劉辯的名號,開始驅趕洛陽城的百姓,讓他們一同遷往長安。
’百姓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在士兵的驅趕下,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
一路上,哭聲震天,怨聲載道。
士兵們趁機搶奪百姓的財物,稍有反抗,便會遭到毒打甚至殺害。
一時間,洛陽城到長安的道路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劉辯得知此事後,心痛無比。
“果然不能相信董卓說的話,這個傢伙簡直就不是人啊!”
說著,劉辯漸漸地握緊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