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這座山的小夥子是叫鄭宇吧?”師爺問,“他是想在上面種什麼?”
師爺爬到一層梯田上觀察了一下,覺得這樣不寬不窄的地種什麼都不是很合適的樣子。
村長跟知府也從預留的臺階那走上去,村長跟鄭宇打個手勢,讓他們幹他們的活,不用管這邊,然後才跟師爺解釋:“他是聽了村裡一個姑娘的想法,打算種金銀花,然後製作幹花賣給藥房裡。”
師爺輕輕一皺眉,“金銀花?”他記得不錯的話,這玩意可不好掙錢。
唉,有點浪費這麼好的心思了。師爺這麼想著,可也沒說什麼。他知道,對於村裡的人,他們或許覺得一年掙個十幾兩銀子都會很滿足了。
最近朝堂上有了點風聲,皇帝似乎想要禁止使用銀兩購買物品,讓銀票全面替代真金白銀。前朝皇帝也提過這個想法,但當時的大臣強烈反對,最終沒有推出這個政策。但他們也漸漸發現銀兩的價值變得越來越低了,這次皇帝提出只使用銀票做買賣,朝堂裡竟然沒幾個人提出反對意見。
這件事目前只有官員們知道,大概等今年過去,明年第一個放出的重要皇令就是這個。現在的銀莊已經開始禁止大量兌換現銀了。
師爺愁著一張臉。這樣的政令一出來,受到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村民們。城鎮的人們已經習慣了高支出,也不會把一兩銀子看成大的財産。但村民們習慣了自給自足,等他們意識到自己攢了一輩子的家産根本就不值錢之後,那種心裡的落差會不會使他們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呢?
“想什麼呢?”知府推了推師爺,把他從沉思狀態中拉了出來。“走,我們爬到最上面去看看。”
為了方便管理,這臺階分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都有上去的小臺階,直到上層變小了,才只做東邊這一個。知府樂呵呵地順著階梯走上去,一邊走,一邊說:“要是這裡都種滿了花,在花季來跑一趟倒是不錯的消遣。”
師爺眼前一亮,對啊,就算這金銀花賺不了錢,他也可以找那個鄭宇談談,叫他開放花田,讓鎮上或其他地方的閑人們可以過來玩。人一多,青陽村就能做點別的生意賺錢了。
知府、師爺他們一路走上山頂,居然不怎麼累。從山頂上看著山下勞作的那些人,還有散亂在各處看熱鬧的人,知府彷彿看到了這裡有了新的生機。
青陽村山好水好,這一點讓青陽村的人們一直都過著相對不錯的生活,可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對更好生活的嚮往。除了文家那些人是外來的,還保留了想多賺錢的習性在,其他的村民們,要麼只顧著讓後輩多讀書,要麼就只想著在土地裡混吃喝一輩子。
他們該有改變了,這座奇特的梯田山或許是個契機。
山頂上的風比較大,村長和知府的年紀也不小了,師爺讓他們倆感嘆了一會,就催促他們趕緊下山去。
村長緊跟在知府後面,“張大人,過不久這些梯田就能全部完工,我讓辦席的人把宴席提前了,你跟師爺也留下吃一餐飯吧。”知府上任有二十多年了,但也只來過青陽村三次,上一次還是這荒山大火時來的。前兩次過來都是有不好的事,誰都沒心情搞宴席,這次是湊巧了,剛好留知府吃一吃青陽村的飯。
“好,我這剛好有點累了,先去坐會吧。”知府心情很好,大有“你們說什麼我都答應”的架勢在。
村長帶著知府他們去文琪家,讓自己媳婦趕快泡壺茶來。因為鄭宇家沒怎麼收拾,文琪又經常參與改造荒山的事情,所以最後把宴席地點定在她家了。
切糖還剩一點,被撒上芝麻粉之後也不粘手,文琪家沒有合適的點心,只好拿一碟子切糖算是個意思。好在知府並不在意這些細枝末節,還煞有介事地點評了一番。
“這東西香、脆、甜,比起軟綿綿的點心又另有一番風味啊!”
現代有人很喜歡切糖,有人嫌它太膩,但它無疑是糖果界不可被取代的一部分。鎮上那個糖店老闆能預見到這種糖會很好賣,但他被文琪說的買斷嚇到了,最近還在一直找合夥人呢。
知府對這件事也稍微聽說了一點,要是不出什麼差錯,這青陽村還要出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