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幾個罐子都掀開給文嬸子看,指著說:“這三個是糖果,直接吃就好了。這個是玉米和紅薯碎,上次你來我家吃飯的時候,我就是拿這個混著煮飯的。你不是覺得很香麼,我就帶了一罐來。”
文嬸子接過大籃子,眼角含著點淚水,她摸摸文琪的側臉,笑著說:“好,好,你有心了。你這是第一次上劉家門,我也不推辭。我家老頭子還有文雅都去街上尋東西去了,你們要不在這坐著玩會,一起吃個晚飯?”
劉家也不是仗勢欺人的那種大戶人家,不然文嬸子也不會同意女兒嫁進來。她這次做個主,留村裡兩個過來看望她的後輩吃晚飯,也不算什麼事。
文琪還得回去看看魚苗呢,得在天黑前回去,就沒留下。文嬸子這才想起來,兩個未婚男女晚上同行不太好,既然文琪還有事,她就不留客了。等大女兒生了外孫孫,她回去給文琪帶些好吃的好玩的便是了。
她也沒想到過不了幾天,她就要回去找文琪求個事。
在回村之前,鄭宇從趙牧拿拿來暫放的皮毛,找相熟的店家賣了。他說兔子皮不怎麼值錢,但也只是相對於其他珍貴皮毛來說的。會去當獵戶的人家並不多,能像鄭宇這樣把皮毛弄的這麼完整、還鞣製好了的就更少了。
他帶著將近四十張皮子進去,出來懷裡就揣了十兩多銀子。
“現在就回去嗎?”鄭宇問等在門口的文琪。
文琪指指前邊不遠的一家糖店,說:“我記得上次我跟他說過,做出來的糖,會順道給他嘗嘗的。上次我來弄魚苗忙,也沒做糖,這次來了,就去找一下他吧。”
那店裡老闆沒想到文琪還記得這事,一看見還是他們兩個一起過來,連忙熱情地給泡了杯好茶水,讓兩人坐下來。
文琪覺得天色也不早了,就直接掏出用紙包著的三種切糖,交給了這店老闆。
“我們這次剛好來鎮上辦點事,就順道送幾塊糖給您嘗嘗,這畢竟是我之前答應過的事。我把這糖叫做切糖,這裡面有三種口感,每種兩塊。您仔細看一下,也能從內容的不同分辨出來。我們回村還有活幹,就不多留了。”
文琪還真就只是專門送這幾塊糖的,既然東西送到了,她拿起桌上的茶盞,吹了一吹,幾口喝了大半,就要告辭。
鄭宇也跟著把茶喝幹了。
店老闆只來得及吃一小塊切糖,被這奇異又美妙的口感迷住了,他見文琪兩人要走,急忙把紙包穩妥放到桌面上,攔住了他們。
“兩位客人,能否稍等一下。我剛剛只是吃了一點這個……切糖,是叫切糖吧?它比我之前吃過的任何糖都要好吃,你看,能不能跟我做個生意,把做好的這種糖賣給我,我再轉手賣出去,賺點差價?”
這店老闆把賺差價這事說的明明白白,也是很誠懇地在表達合作意願了。
可是文琪並不想用切糖做生意,這個做起來麻煩,耗時間又耗體力,她還不如想辦法在種地上賺錢呢。
“我做這切糖,要用到一種作物,可是這裡並沒有人種,我自己擁有的量也不多,是沒辦法跟你做生意的。”
糖店老闆真心覺得這種切糖生意會很好做,一點都不想放棄。“我能否冒昧問問,你需要的是什麼作物呢?你別看我這糖店小,但我們跟上屬的寧安城來往也很多。即使是北方的作物,我也是能弄到的。”
小麥確實是北方的作物。北方日照長,雨水少,更適宜小麥生長。
“我要用到很多小麥,它跟水稻長得差不多,只是我們這邊多種水稻,北方幹旱寒冷的環境就更適合種小麥。你知道寧安城有小麥?”
店老闆鬆了口氣,緊接著放聲笑道:“我們這麵粉不就是小麥磨成的麼,只是麵粉貴,我們也更習慣吃米飯,所以知道的少也是情有可原。要是要用麵粉更簡單一點,直接買就好了,如果是要用小麥的話,我還得特地說明一下,再從別的地方送過來。”
南邊不是沒人人種小麥,但這玩意在南方産量不高,而且南方人除了一些特定糕點,根本就不喜歡吃麵食,所以種麥子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文琪無語地揉揉腦袋,她也是傻了,她之前還買過麵粉、掛麵之類的東西呢,怎麼會沒想到這玩意的原材料是小麥呢。果然在山裡過了幾年,腦袋已經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