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小怪獸,但其實一點也不小。
用目測已無法準確估量它們的高度,身處駕駛室內的林格等人僅能透過螢幕看到其冰山一角,那在激盪澎湃的魔力流中若隱若現的龐大軀體,壓迫著每一個人的視線。其中一方是渾身燃燒著白金火焰的巨鳥,有三個腦袋、六片巨翼與九條鎖鏈似的尾巴,每一個腦袋上都有十二雙猩紅色的眼睛,但腹卻只有一隻爪子,呈現出星球寂滅般的鐵鏽光澤;另一方則是渾身覆蓋著黑炎毛髮的兇獸,有著三個類似狼的腦袋,脖頸上圍著一大圈獅子般的鬃毛,末端燃起來的卻不是黑色火焰,而是幽藍色的詭異殘光。它沒有微博,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圈排列開來的幽藍光環,隨著撲殺噬咬的動作來回擺動,激盪開一圈圈魔力的波紋。除此之外,它的腰部與四肢上也纏繞著類似的光環,只是數量更少。
在這兩隻說不出名字的恐怖災獸面前,阿魯斯雙星艦簡直就像塵埃般毫不起眼,它們也沒有注意到這條偶爾經過的渺小遊魚,而是專注於和眼前之敵的爭鬥。明明雙方體內都蘊含著恐怖磅礴的魔力,甚至連林格這種只有序列九的初學者都能感受出來,但它們之間的爭鬥卻沒有使用任何魔法的力量,而是最為原始也最為血腥的肉搏,利爪撕裂肉體,尖牙啃噬血肉,白金色的羽毛與漆黑的獅子鬃毛四處飛濺,就像流星紛紛落下。
這種爭鬥甚至攪動著魔力流的狀態,讓高能態魔力與低能態魔力的衝擊變得更為頻繁,本就洶湧的星間風暴更加狂躁不安,以那片戰場為中心,形成了橫亙整個潮汐區域的漩渦地帶,空間為之坍塌,不斷向內拉扯收束,將一切有無形的物質都粉碎吞噬。
雙方殊死的搏鬥忘乎所以,完全不在乎自己到底摧毀了多少顆星球、掀起了多少次巨浪、攪亂了多少萬公里的空間,唯有消滅對方的本能主宰著行動。但它們是否明白這種本能從何而來呢,還是渾渾噩噩地依照其驅使去行動,放棄了思考的慾望呢?
林格覺得是後者,並且覺得,恐怕不是它們放棄了思考,而是原本就沒有思考的能力吧。
空有力量而毫無智慧,這大概就是桑佐德大巫在《眾星曆書》中提到的那種巨大恐怖的魔獸了,他認為這些魔獸便是引發宇宙潮汐的根源,並且它們的死亡將會導致破滅之災的提前到來,如今看來,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遊戲系統給出了正在爭鬥的兩頭宇宙魔獸的具體資訊——
【星外災獸—星之不死鳥芬妮絲,hp:】
【星外災獸—靈導獸魔凱恩,hp:】
所以,雙方看起來天差地別,卻似乎屬於同一個種族,而且它們的生命值屬實誇張,記得薩莉亞原野上的地母泰坦也才一百萬的生命值吧?當然,以星外災獸的體型與體內蘊含的龐大魔力來說,這樣的戰鬥力差距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前那些生活在鏡星世界的超凡者與魔法師們,知道星外災獸的存在嗎?好像除了桑佐德大巫的《眾星曆書》以外,就沒有其他的記載了?難道是這些星外災獸都有意識地遠離了鏡星,沒有讓它們的爭鬥波及宇宙中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星球?
以它們的智商和鬥爭本能來說,似乎還不具備類似的意識。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令林格很在意,那就是它們的名字:星之不死鳥芬妮絲與靈導獸魔凱恩。通常來說,智慧低下的魔獸是不會給自己取這種名字的,所以,這應該是人為賦予的代號。
究竟是誰為星外災獸賦予了不同的代號,這是個耐人深思的問題。可能是曾遠渡星空的聖圖彌,也有可能是曾觀測到星外災獸活動痕跡的大巫桑佐德,但林格更願意相信另一種可能,一個不太能說出口的可能。
是他們為這些星外災獸取了代號,也是他們阻止了星外災獸對鏡星世界的侵略,甚至宇宙中一直存在的潮汐現象,也有可能是他們消滅星外災獸所引發的。雖然不知道他們做這些事的目的何在,是否出於好意,但至少,的確保護了那顆脆弱而又美麗的星球。
當地上的魔法師與超凡者、國家與宗教、人類和異類還沉浸於權力與利益的鬥爭時,他們會想到在遙遠的夜空,自己一直以來的敵人,其實從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甚至間接保護了他們嗎?
想到這裡,林格不禁沉默,心情複雜。
喜歡蒸汽之國的愛麗絲請大家收藏:()蒸汽之國的愛麗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