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拉不說話,蘿樂娜便看著自己的母親,看著她臉上平淡的表情與眼眸中不容動搖的神色,不知怎的,在此時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
蘿樂娜的父親深深地愛著她的母親,而後者亦是,他們自在一起後幾乎沒有矛盾,所有人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上註定的一對,即使不是在這裡在此時相愛,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每一個地點相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那樣天造地設的一對愛人,最終還是分開了。分開他們的並不是現實的阻力,或是政治的傾軋,而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愛彌拉女王是序列4的起源祭司,但她的愛人不是,僅此而已。
再長大些後,蘿樂娜會知道,當父親意識到自己無法與母親度過餘生時,他最後的願望是留下些什麼,作為他和她在人世間的紀念。但半神強者與普通人之間存在著根源上的差異,甚至可以視為兩種不同的生命。因此,不僅壽命隔絕鴻溝,想要留下子嗣更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最終,母親選擇了用起源魔法中某個禁忌的儀式,幫助父親短暫地提高了生命等級,在那段幸福的時光裡,他們擁有了一個孩子,也就是蘿樂娜。可她出生後不久,父親便因儀式的副作用去世了,導致小小的蘿樂娜甚至沒有記住她的臉,在擁有記憶的歲月中始終只面對著母親溫柔的臉龐和姐姐好奇的目光。
雖然這是愛人的請求,但因為舉行儀式的人是自己,所以女王在那段時間深深痛恨自己讓年幼的蘿樂娜失去了父親,這種痛恨的心情尤甚於她失去愛人時的悲慟。正因如此,她十分珍視已故愛人留給她的最後的寶物,發誓要給她完整的愛,不讓她因失去父親而缺失人生中某些重要的東西。
無論工作有多忙,她每天晚上都會回來陪蘿樂娜吃飯、教她識字、與她玩耍,最後又用溫柔的聲音講故事,哄她入睡……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到某一天蘿樂娜表示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需要母親來哄自己睡覺的時候。那時她還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高興,為自己沒有辜負愛人的期望、將蘿樂娜培養為一個善良樂觀的女孩而感到滿足。
其實蘿樂娜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她從小就意識到母親對自己的態度太過寬容,以至於顯得像縱容了,在和姐姐對比後就更是如此。但繼承了母親溫和性格的她並未因此變得驕縱,而是變得更加懂事了,甚至反過來遷就母親,滿足她對自己的一切期待。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孩子遷就自己的母親,但事實的確如此。蘿樂娜從來沒有違背過母親的任何一個意願:母親希望她是個乖孩子,她就可以在冰冷的宮殿裡等一整天,直到母親回來陪她為止;母親收養了珈樂涅,希望蘿樂娜不要欺負姐姐,她就把自己最好的玩具、最喜愛的食物全都拿出來和對方分享,甚至還會代替母親,安慰那時失去了父母后十分悲傷的姐姐;母親希望她對得起自己的血脈,最好能成為尼厄麗德王室的表率,她便強迫自己去學習那些本來不喜歡的舞蹈、詩歌與宮廷禮儀等,無論何時都努力維持著自己作為王室子嗣的涵養,善良、開朗、高貴、溫和、優雅、謙遜,就這樣成為了大家交口稱讚的“海棲公主”……或許這對母女相處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互相遷讓的過程。
但這樣的遷讓一直持續到六年前的那場爭吵,蘿樂娜想要到人類的世界尋找方法,治癒自己身上的疾病,而母親卻堅持認為那是個詛咒,只有留在涅瑞伊得斯才是最好的方法。那是蘿樂娜有生以來頭一次忤逆自己的母親,忤逆她為自己規劃好的道路。
當那時的她開口,不經思考地說出“母親您根本一點都不理解我”的時候,母親的臉上究竟是什麼表情呢?失望?驚愕?無奈?還是像現在這樣,複雜得讓人根本看不透,又讓自己想起了那位從未謀面的父親?
有一股委屈的心情湧上心頭,一時無法消解。
……
蘿樂娜的思緒回到現實,恍惚間發現自己並不是處在過去,而是活在當下。她看著坐在對座的母親,看著她平靜的表情與似有疲倦的眼眸,嘴唇微微張開,單薄的唇瓣上下碰了碰,似乎想要說什麼。
但這句話最終沒能說出來。
因為書房的門忽然被人推開了。
“母親大人!?”氣喘吁吁的珈樂涅闖入了房間內:“還有蘿樂娜,你們……呃!”
感受著房間內陷入僵滯的氣氛,還有兩雙眼眸同時投來的無聲的注視,她縮了一下脖子,訥訥道:“我好像來得不是時候?”
喜歡蒸汽之國的愛麗絲請大家收藏:()蒸汽之國的愛麗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