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就是風之城亞維翁的特色。
這裡的房子,無論是平民居住的石質房屋,還是沿街開放的各式店鋪,亦或是政府和商會的大樓,乃至是教堂等公用建築,都有著高塔般的尖頂,這使它們的平均高度遠超過其他城市的同類建築,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一大片聳立的塔林裡。
尖頂的最高處往往會樹立起一架風車,根據建築的功用,型別有所不同,小孩子拿在手裡玩耍的玩具風車、裝飾了花環與彩飾的典禮風車、彰顯威嚴與莊重的高塔風車等,而材質當然也會因此發生變化:平民用舊報紙簡單湖制、中產階級和富貴人家用帆布縫製、店鋪用銅製,頗為沉重、而政府建築與教堂等公共建築則用木製,造型古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此之外,街頭巷尾,也隨處可見風車:立在店門外用來招攬客人、架在攤位上像是裝飾、安置在公園裡供小孩和遊人玩耍、乃至支撐起簡易的汲水裝置,用大型風車帶動城市水道的疏通以及磨坊等古老工具的日常使用等。遠至城外的幾座丘陵,山坡上也立著圓形的石塔,風車扇翼於頂端緩緩轉動,牛羊的腳步在下面踩出了狹窄的鄉道。
給人的感覺像是,這是一座與風、與風車和睦相處的城市。儘管很多都只是裝飾,只有少數風車能發揮效用,而且在這蒸汽工業時代,已是極為落後的產物,但本市仍然保留著這些屬於過去的痕跡,其中最古老的一架風車可追朔至公元12世紀,而最新的一架或許今日早晨才剛換上去。
往往一陣風吹過,周圍的十幾架風車便同時轉動,骨碌碌的聲響引得初入此地的遊人們不禁駐足觀看,抬頭仰視那些風中精靈輕巧敏捷的姿態,彷彿在那陣風輕觸扇翼的無形軌跡之間,深藏著某種人所未知的記憶,它不是被人們用肉眼或思想銘記,而是印刻在城市的基底上,成為了它永恆的一部分,起自悠久的過去,直至遙遠的未來。
“這啥呀?”愛麗絲驚歎道:“荷蘭嗎?”
林格不知道她在感慨什麼,但還是如實解釋道:“是亞維翁人的習俗。”
“我當然知道是習俗啦,但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種習俗呢?”
林格正想詳細說明,視角的餘光卻在街道邊瞥見了一家名為“旋轉風車”的旅館,規模不大,但造型雅緻,環境幽僻,且客人較少,完美符合年輕人的需要。於是他匆忙對愛麗絲撇下一句:“先進旅館訂好房間吧,很快你就會知道了。”
說完就朝旅館走去,沒有理會金毛女僕的想法。
愛麗絲立刻大聲抗議:“什麼嘛、分明大家都很想知道,怎麼在這種時候賣關子!?林格、你知道斷章的下場嗎?這麼多人都在等你說話呢,搞快點搞快點!”
旁邊的奧薇拉想了想,小聲滴咕了一句:“其實只有愛麗絲一個人想知道吧。”
小夥伴們都很配合地點了點頭。
愛麗絲聞言大受打擊,當即露出一副“你們居然敢背叛我”的表情,同時又有種莫名的既視感——
咦?
怎麼感覺這段對話,似曾相識呢?
喜歡蒸汽之國的愛麗絲請大家收藏:()蒸汽之國的愛麗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