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明要走,關宏業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
“怎麼還有事兒?”
關宏業最終也只是說了一句:“你以前得罪的人不少,你小心點。”
……
陳華回到上海之後一直在籌備著自己節目的事兒,她籌到了錢也拿到了媒體的資源,自己投錢自己辦節目是陳華這段時間的目標。
她不想受制於人也不想受制於資本,雖然很多“前輩”告訴她這樣行不通,可陳華還是想試一試。
欄目要做什麼,怎樣對接品牌實現廣告盈利,怎麼讓她的節目保持純粹性。
雖然跟幾個資深媒體人溝通了很久,但陳華最終還是在廣告時間和品牌商數量上做了壓縮。還是那句話,她可以為品牌商做廣告,也可以幫他們對接市場資源,但欄目的內容、走向、真實性必須由她一個人掌控。
想了很久,陳華想到了沈曼。
江海退出家裝設計市場,對於整個上海的家裝設計市場無疑是有導向性的,可陳華也清楚,這種導向性只針對於目前已經定型的商家,越是這種風高浪急的時候,恰恰是創造優秀掌舵手的時候。
時勢造英雄,時勢已經擺在眼前,就差……
陳華想做一檔家裝類的節目,她把想法仔細告訴給沈曼,沈曼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陳華是帶著朋友來的,他在媒體行業從業十幾年對媒體行業的瞭解很多,不過,看上去陳華的這個朋友並不支援陳華的想法。
“想要做出好的節目效果,得有知名的設計師參與進來,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個兩個還可以,以後呢?如果遲遲拿不到品牌商的廣告,節目效果遲遲做不起來,你的錢能支撐多久?”
陳華朋友的話很中肯,但沈曼也能聽的出來這個人很保守。
沈曼沒有著急發表意見而是把喝茶的地點從房子裡挪到了院子裡,空間大了,人的思維也會活躍一些。
落座,給兩人倒了茶,沈曼才說:“我倒是覺得未必一定要請知名的設計師。”
沈曼的話一出口,陳華明顯提起了興趣:“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沈曼喝了口茶,不急不慢的說:“做媒體你們是內行,我就隨便說說。”
確認陳華朋友臉上的不耐煩減輕了幾分,沈曼才繼續說道:“我覺得做節目應該會比較重視期待感,如果我們請的是知名設計師,那無形中就提高了觀眾們的期待水準,那得有足夠高的設計水準才能滿足觀眾的期待感。一般的設計師就不一樣,我覺得……可能會有扮豬吃老虎的效果,驚豔程度可能比知名設計師效果更好。”
陳華的朋友像是一直等著反駁沈曼,可沈曼說完,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陳華一臉的期待:“還有麼,你繼續說。”
沈曼:“江海放棄了家裝市場,鴻銘獎也很快就要落幕了,現在很多從事家裝行業的年輕設計師已經開始轉行了。如果我們能給年輕設計師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至少對設計師們的信心會有很大幫助。”
陳華沒有想到沈曼對家裝行業的認識會有這麼深,如果節目能做出效果,盈利只是小事,能重新幫年輕設計師們樹立起行業信心,才是最關鍵的。
喜歡回家真好請大家收藏:()回家真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