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原來不是西遊 > 第19章 西市

第19章 西市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皇爺 民國之國術宗師 帝國狂夫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漢起 武帝李智 我成了反派城主心腹 寒門狂婿 魏傷 我在三國做山賊 新唐萬歲爺 日月江山永為明 狼食 武器狂想曲 黑三國演義 抗戰從瞄準開始 大楚烈帝 我,傭兵之王 帶個作者去見武則天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庫洛牌的魔法使)

“那就謝謝張功曹了!”

張守忠陪笑道:

“都是自家兄弟,何須言謝,這幾天好好玩!”

朱罡烈告辭後,就跟著朱小樣出了軍營,找朱長貴會合。

在唐代京都長安,有“東市”和“西市”兩大市場,“東市”主要服務於達官貴人等上層社會,而“西市”不僅是大眾平民市場,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韓國等國際客商在內的國際性大市場。

唐代“西市”佔地1600多畝,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有220多個行業,固定商鋪4萬多家,被譽為“金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貿中心。

東市和西市同是長安城工商業市場,但是由於其市場位置的不同,所經營的商品種類也略有區別。

東市由於靠近三大內(西內太極宮、東內大明宮、南內興慶宮)、周圍坊裡多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積集”,市場經營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滿足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需要。

而西市則距三內較遠,周圍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場經營的商品,多是衣、燭、餅、藥等日常生活品。

東市靠近三內,周圍多是勳貴官僚第宅,而其商業反卻不如西市繁榮,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受到政治上的種種影響和限制。

這是因為,唐統治者視商賈為“賤類”,以工商為未利,嚴禁百官入市。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十月、二年十二月,太宗多次頒佈禁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禁五品以上過市”。

據《長安志》載:“萬年縣戶口,減於長安。又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東,第宅所佔勳貴。由是商賈所湊,多歸西京……自此之外,繁雜稍劣於西市矣。”

唐長安城東西兩市的面積,各佔南北兩坊之地,平面形制均為南北略長、東西略短規則的縱長方形。

兩市之內,各有兩條平行的東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四條主幹大街在市的中央交叉成井字形,並且將整個市區劃分成九個長方形。

除市內主幹四街之外,在兩市的四周圍牆內,還有沿牆平行的四條街道,順牆街寬都在14米許。

另外,在市內沿著各條大街,在每方之中,還有許多小的巷道。這樣市的規模雖大,但大街小巷相通,交通極為方便。

在東西兩市的四周,每面各開二門,兩市各有八門。每門各與市內主幹大街相通。市門有門吏管理。如同長安城內宮門、城門、坊門一樣,早晚要隨街鼓聲而定時啟閉。

兩市內的基本佈局是,中央各設市局與平準局,為市場的管理機構。所有店鋪都臨街開設於各方的四周,每方中小的曲巷,也都有臨路開設的店鋪。這樣臨街設店,四面立邸,既便於交通和貨物進出裝卸,又便於招攪顧客,進行貿易。

西市距離唐長安絲綢之路起點開遠門較近,周圍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從而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貿易市場。

這裡有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及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各國各地區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亞與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們多僑居於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裡。

這些外國的客商主要賣出香料、藥物,再從中國買回珠寶、絲織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有許多外國商人開設的店鋪,如波斯邸、珠寶店、貨棧、酒肆等。

朱罡烈和朱小樣很快在西市的一家肉攤前找到了正在與店家討價還價的朱長貴。

唐代的肉食以羊肉為主,牛肉名義上禁止屠宰食用的,主要是保護農業耕種。而豬肉屬於髒肉、賤肉,只有底層百姓才會食用。

軍隊裡的糧草一般都是朝廷派發的。唐朝規定一名士兵一天發2升糧食為口糧。

其他的食物還是需要軍隊自己採辦,當然僅限於駐守城池的軍隊。

肉類朝廷也派發,一般都是羊肉,但是發的不多,根本不夠軍營裡這一幫大漢吃的,所以採購時也會買些肉類,由於羊肉比起豬肉還是比較貴,於是軍隊採購的肉類一般都是豬肉。

軍隊的這一幫大老爺們倒是不計較到底是不是賤肉,只要是肉就行了。

喜歡原來不是西遊請大家收藏:()原來不是西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