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罡烈又拿筷子沾了沾肉醬,味道是不錯,但是總感覺有些不對味。
其實朱罡烈不知道,此時的制醬手段沒有後現代這麼成熟。
唐·顏氏注“醬,以豆合面而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為肉,醬之為言將也,食之有醬“。
可以看出,那時候的豆醬是以大豆和麵粉為原料釀造而成。
大豆含蛋白質為主,麵粉含澱粉較多。蛋白和澱粉同時存在,更適宜多種有益黴菌的繁殖,菌體大量產生各種酶,使原料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充分分解而生成了風味獨特的豆醬。
關於“醬”,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醬是范蠡在無意中創制而成。
相傳,范蠡十七歲時在財主家管理廚房。由於沒有經驗,飯菜常常做得不稱心而剩下許多,時間一久,便成了酸餿食物。為防主人發現,范蠡將這些食物放在儲藏室裡。
然而,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最終被財主發現,財主罵了他一頓,還限定他十天之內把酸餿食物變成有用之物。
聰明的范蠡先將長了綠毛白毛的食物用物處理,然後曬乾再用鍋炒熟,去異味殺細菌,加點溫水攪拌成糊餵豬。財主看豬吃得歡也挺高興。
後來,有個小長工與范蠡開玩笑,將這食物放在麵條裡給范蠡吃,沒想到,麵條特別有味。此時,小長工才道出原委,得此啟發,范蠡用這種酸餿發毛食物創制出了美味可口的醬。
當然,這僅僅是傳說。其實,醬的釀造最早是在西漢。
西漢元帝時代的史游在《急就篇》中就記載有“蕪荑鹽豉醯酢醬“。
而現代原醬分豆瓣醬和甜麵醬兩大類,以小麥粉做成的稱甜麵醬;以黃豆、蠶豆等製成的稱豆瓣醬。
不管怎麼說,這朱長貴所制醬料在這個階段還算是出類拔萃的,朱罡烈就著醬料,將眼前的食物一掃而光,這才滿足地坐在地上,愜意地喝了一杯茶水。
吃飽喝足,朱罡烈慢悠悠地走出營帳,剛好聽到朱長貴在說話:
“小樣,趕快收拾一下,我們要去市場採辦,營裡的食材不多了。”
只聽見朱小樣嘟囔著:
“別催,馬上就完事了!”
朱罡烈想著自己這幾天閒著也是閒著,“視力表”的事情也得等三天後那些新兵報到才能實施,不如跟著朱長貴他們去長安街逛逛。
於是走了過去,對朱長貴說道:
“長貴大哥,我今天也沒什麼事,就跟著你們出去,幫你們提點東西什麼的,順便在長安街逛逛!”
朱長貴笑著說道:
“我們哪敢勞煩你提東西啊,帶你在長安街逛逛倒是樂意效勞。”
朱罡烈說道:
“那勞煩你等我一小會,我去找一下張守忠功曹,就過來找你們。”
朱長貴點了點頭,說道:
“沒事不急,我們等你。”
朱罡烈剛下走,被朱長貴拉住了,說道:
“罡烈兄弟,你還不知道張守忠功曹的住所吧?這樣吧,我讓小樣帶你過去,然後在讓他帶你到市場找我們,這樣不耽誤時間,你說行不?”
朱罡烈笑著說道:
“還是長貴大哥想的周全,那就有勞小樣兄弟帶路了。”
朱小樣得到朱長貴的指示,一蹦一跳地帶著朱罡烈往前走。
喜歡原來不是西遊請大家收藏:()原來不是西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