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大善。
“其實老衲開設這放生池和老衲的師尊給佛像開光,道理是一樣的。”
見到葉空恍然大悟的表情,慈恩主持再次轉身看著眼前的魚池,對葉空說道:
“老衲不開設這放生池,也並不能阻止那些居士為了所謂的功德而放生。他們不在我蘭若寺放生,也會在其他的寺廟放生。”
“而且在其他的寺廟放生,或許他們還會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
“反過來說,老衲不開設放生池,也不能阻止這些遊魚被放生的命運。”
“而到了其他的放生池裡,或許它們的命運會更慘。最起碼在這裡,它們不需要擔心自己被端上餐桌。”
慈恩主持頓了頓說道:
“至於大魚吃小魚,這看似殘酷,可正如葉施主之前所說的那樣,那是天道使然,老衲無力改變。同時,這些遊魚還能時刻警醒著我蘭若寺,亂跑的魚都是會被吃掉的。”
聽到這裡,葉空不由對慈恩主持肅然起敬。
我佛慈悲、眾生平等這八個字也在這一刻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為了眾生,開設放生池,這是慈悲。
同時,為了那些遊魚不被端上餐桌。
這就是眾生平等。
只是,葉空聽到這裡。
也總算聽明白了慈恩主持今天和自己說這麼多的用意了。
其實慈恩主持今天要說的,重點就是後面的那一句話。
亂跑的魚都是會被吃掉的。
放生池裡的遊魚遊來游去。
一不小心就會遇到比自己更大的魚,從而被吃掉。
只有躲起來的遊魚才能生存。
蘭若寺用放生池來警醒自己,默默地做著濟世渡人的事,卻過著半隱世的狀態。
為的就是不“亂跑”和不被“吃掉”。
而這句話對映到葉空的身上也一樣。
如果葉空“亂跑”的話,遲早也會逃脫不了被“吃掉”的命運。
這裡的“亂跑”指的並不是行為上亂跑。
而是思想上的放縱。
如果葉空放縱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心,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無法明辨是非的話。
遲早都會被“吃掉”。
被敵人吃掉,被現實吃掉,被歷史吃掉。
甚至是被自己吃掉。
“多謝慈恩主持的提點,晚輩必將銘記於心。”
想通這一層之後,葉空十分恭敬地雙手合十。
向慈恩主持深深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