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整理了一下語言和思緒,娓娓道來:
“大禹治水的故事你應該聽說過吧?相傳……”
一個充滿神秘神話色彩的故事從霍去病的嘴裡慢慢地講述出來。
原來,大禹的父親名叫鯀。
鯀被堯帝選中治水,採用造堤繩壩的辦法治水。
但是,鯀用這個辦法治水長達九年,不但沒有把水患治住,水患反而越來越大。
舜帝繼位後,親自到鯀治水的地方去察看。
他發現鯀治水不力,還害得民不聊生,一怒之下就把鯀給殺了。
之後舜帝又根據四方部落的推舉,用鯀的兒子大禹來治水。
大禹繼承父業,開始的頭七年治水也沒有取得什麼卓越的成效。
但大禹不屈不撓。
一方面與百姓一起鑿山挑土。
一方面找治水良法。
有一天,大禹治水來到衡山。
聽聞黃帝當年把一部以金簡為頁、青玉為字的治水寶書藏在衡山。
但具體在什麼地方卻無人知曉。
為了民生,也為了不步自己父親的後塵。
大禹治水心切,就在嶽麓山殺了一匹白馬以禱告天地。
然後大禹便睡在嶽麓山上幾天幾夜不起。
一直到第七天晚上,他忽然夢見一位長鬍子仙人。
那仙人自稱是蒼水使者,授與大禹金簡玉書的藏地密圖。
醒來後的大禹按照密圖尋找,果然找到了黃帝留下的金簡玉書。
他抱著玉書日夜研讀,求得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治水辦法。
大禹按照書上的指點,率領眾百姓鑿山開石,疏通河道。
把危害百姓的洪水引進江河,歸順大海。
大功告成後,大禹又把金簡玉書送回原來的地方。
並用磐石把玉書壓著,並在山峰上刻了一塊碑。
說到這裡,霍去病很是認真地看著葉空,總結道:
“後來,人們就把大禹殺白馬以祭天的山峰叫做”白馬峰“。把掘出寶書的山峰叫做”玉書峰“,也就是你現在腳下的這座嶽麓山。而大禹親自篆刻的那塊石碑就叫禹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