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空很肯定,他的神識只是在找尋南宮渡的蹤影。
並沒有刻意去看石碑上的碑文。
但是,這一刻就好像那些碑文自己要進入葉空的神識一樣。
就算葉空不想看,卻依然能清晰地看見,並且一字不落。
“綜核萬法,安住一歸,注大道經,究上乘理……”
碑文字字清晰地映入葉空的腦海。
而當葉空把一千多字的碑文全部看完之後。
葉空體內的佛門舍利卻又開始慢慢地趨於平靜。
就好像之前的躁動都是幻覺一樣。
“原來是佛法共鳴,寫這碑文的到底是誰?”
不過到了此時,葉空心裡也終於有些明白佛門舍利為什麼會躁動了。
如果葉空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佛法共鳴了。
佛陀永世修行佛法。
只是這佛法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妙中有玄,玄中有妙。
一千個人有一個人的理解。
法不傳二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的就是道理。
每個人所理解的佛法不同,形成的智慧也不同。
不過這佛法的感悟並不是不可言,而是言不盡。
通俗來說,就是語言的能力有限。
無法完全表達心裡的那種玄妙的感覺。
但是,言不盡亦要言。
一般的佛門中人,特別是佛法修為越是高深的佛門中人。
一旦彼此遇到,總要相互探討一番。
透過佛法的有限交流去理解和探索無限深的佛法。
這種領悟與領悟的交流就是所謂的佛法共鳴。
葉空面前的這塊石碑碑文涵蓋了自晉秦始年間建寺至唐立碑這五百多年的時間裡。
麓山寺的興廢修葺、沿革變遷。
以及歷代傳教的情況以及歷代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等等。
詞章嚴謹華麗,包羅永珍。
而書法的筆力雄健,一看就是出自於大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