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曾經與你說過‘因果迴圈,冥冥之中總有定數’的話,這是道門大部分道士篤信的道理。所謂因果,便是選擇與結果。道士有時候也會對所謂的天意感興趣,但沒有人真的相信有天意存在,道士不信天、不信地,只相信自己。”
齊恍術說完,看了看高歌。“盧繼賢前輩篤信命數,是少部分將因果與夙緣連線在一處的道士,一心追求上古之法。須知,一件事的成就,是諸多選擇與原因的共同結果,任意誇大其中任何一點都是有失偏頗的。偏偏盧前輩如此聰明至極的人,卻認定了宿命,一輩子都在鑽研宿命的規律,而且對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次行止都肆意誇大,認為稍有差池就會牽動宿命。結果就變成了謹小慎微。”
高歌點點頭,盧繼賢的許多言論高歌都深以為是,但是對某些部分同樣有所保留。
“修行如登山,山就在那裡,你去攀登就是了,何必要等?”齊恍術站起身來,隨意揮了一下手:“一舉一動都能牽動宿命?那貧道剛剛這一下會産生什麼宿命?若是貧道不揮手又如何?”
高歌對於登山一說,還是相信盧繼賢的看法的,但他也明白齊恍術的意思。“凡事都有內涵、外延與限度,單純揮手不會産生任何有意義的結果,如果揮手能牽動宿命,那必定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誇大揮手的作用,的確有失偏頗。”
齊恍術贊同地扶住高歌的肩膀。“盧繼賢為人孤僻自傲,常年離群索居,就是因為他天生許多奇思妙想,不能為人所接受。他的話雖不多,但極具蠱惑力,看似玄奧有理,可往往要導人誤入歧途的。當年呂破天縱之才,隨他修行數年,成就斐然,但卻仍被盧繼賢影響,差點墜入自己的【不知劫】當中無法自拔,若不是他當機立斷,毅然決然離開盧繼賢而前往四教總壇,哪有今日名動四教的呂破?”
高歌聞言,再次點頭。“沒想到呂破前輩也有過這樣一段歷史。我之前只知道他隨盧繼賢前輩修行,卻不曉得竟有如此故事。”當下也明白了為什麼齊恍術會數次前來幽蘭谷看望自己,並希望將自己帶迴天數門的緣故。
齊恍術說完自己的肺腑之言,隨即將天數門【斬丁破甲】的細節娓娓道來。
果然如高歌所料,這一次天數門大張旗鼓,絕不僅僅是為了面子的緣故。
在遙遠的道統已知的界域邊緣,一共有六位丁神,六位甲神。其中極為丁神是系出同源,傳承自遠古時的某位大能神位者。而甲神最早的淵源則可追溯到三萬年前,與丁神雖然不是一脈相傳,但相輔相成多年,已經渾然一體。
如今六位丁神與六位甲神一共佔據著五個完整的大世界。據說這五處大世界乃是通往五個未知領域的通道。
就連高歌都知道,在道統已知的界域之外,還有無數的【影】【度】空間。只是這些未知的領域與道統世界的連線十分特殊,只能經由特定的界域點才能前往,普通的金丹道士根本無法直接施展空間法術抵達彼岸,因為這些未知領域不僅在持續變動、座標並不恆定,而且擁有超越了道士理解的強大禁制,將它們掩藏在了無盡的界域之中。
道統數萬年來一直在謀劃奪取丁神佔據的這五個大世界,然後以此為據點,探尋未知的新世界。
然而,道統雖然強大,但界域更是無窮無盡,需要耗費難以想象的心力來打理,所以道統一直沒法抽調足夠的力量來進行此事。
丁神與甲神們都自視甚高,並不將遙遠的道統放在眼中,但近年來他們突然意識到道統的強大還在自己的意料之外,也知道道統對自己所處界域的巨大野望,因此不願坐以待斃,開始四處活動,企圖聯合神眾與道統為敵。
雙方各有謀劃,卻都引而不發,直到最近。
天魔突然間蠢蠢欲動,它的分化身已經不止一次出現。而丁神、甲神最終竟然與天魔化身勾結,這確實激怒了道統。四教看似不動聲色,其實暗地裡早已經風起雲湧,攻打丁甲二神乃是遲早的事。最關鍵的是,一位地仙大前輩在觀察丁甲神所處界域時,發現了一個前所未知的秘密。
這個秘密才初現端倪,就連地仙前輩也看得不夠真切,為了揭露這個秘密,道統必須前往丁甲神所在的五大世界,但又不能過於打草驚蛇。
所以教主與總壇的大道士們定下策略:總壇先按兵不動,由天數門承頭,以懲戒丁甲神侵入無垠神州界為名,攻打丁甲神的五大世界。
這在四教的金丹六重天以上的大道士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齊恍術接下來的一句話,才是真正的關鍵。“那位地仙前輩看到了什麼,沒人知道,但肖門長透過自己的渠道得知,那個秘密與道統的敵人有關。”